老早就听说,我们东北人是很霸道的。甚至有说法,中国人最霸道的是东北人。东北人最霸道的是齐市人,但作为一个原装的齐市人,我要说,中国最霸道的也许是东北人,东北人最霸道的也许是齐市人,但齐市人最霸道的一定是私立老师,所以中国最霸道的是齐市人的私立老师。
书读的越多就越发现,全面发展其实是一句很混蛋的口号,因为我们可爱的教育体制要求我们在高中分出文理。注定全面发展只限于理论上的高调。
老师有时是一种很炼嗓子的职业,面对茫然的学生,常常是学校指示不离本,高调口号不离口,一但有人胆敢无视其存在,马上魔音穿脑狮子吼,恐怕狮王谢逊也望音莫及,而不同的是前者不过借此内心空虚与本质的无知。用独特方式进行威慑,这方式就叫霸道,不过上天似乎赐给每位老师一好嗓子,在巨吼后,凭借良好的耐心。将每一句话在一天内说上十几次,而且坚持几周或更久,是你明白闻风丧胆是怎么回事,就是这么霸道。
霸道的老师讲起课来,倒可以很放松,甚至不必花太长时间备课,完全可以在课前如同小学生语习一样走马观花的粗阅一下,以示其专业,其实这样老师是很强的,首先要有良好的素质随机应变,其次在学生指漏洞时保持平静,要表现出李宁的品牌―――一切皆有可能,在有学生不满时,鄙视一下,让学生知道。我的地盘我说的算,为了维护其权威与霸道的特权,时不时提醒一下,这是私立学校,所以可以不走寻常路。
最后,在讲课时,保持不停顿那怕是一个意思也要换几种方法说。为了证明博学。在45分钟课,可以用30分讲作者生平,不怕有错,不怕不准,就算是幼儿园都知道的也要讲一下。再有10讲内容。还有5分钟,你好我好大家好。万一有自己不清楚的内容,就要用最简单的语言一带而过,一节课完全发挥,随感觉走,决不许有人看教参与老师较真。哼哼,我们东北就是霸道。
一节课下来,不论你多认真,只要看一看习题,有多么茫然无知(以茫然的表情面对习题,发现自己很无知)再看看老师,手中那着答案册口若悬河。嗨霸道的巨学鸿儒。
老师总是强调学生上课时开小差,其实老师也是可以古国神游的。神游时偶尔讲一下与问题无关的答案,或是明明讲错也从另一边讲回来,颇显出可怕的幽默。
这就是我们私立的霸道的老师,写到这突然想起了一句很老的古语。为人师表。古话终是古话,现代人很少能理解,而我很愉快的说我们老师了解,因为古人写文是由右向左的,所以,古话真正的解法是表师人为,既然如此,谁说,老师不可以如此霸道。
用这么霸道的方法,我想明白了一句很久前老师的话不要感性的看问题原来老师想说:不要性感的看问题
霸道,我们老师就是霸道,霸道多了就成了气候,便叫霸气,放屁也是以气体形式存在的。
每一个人的人生道路漫漫长,总有跌倒的时候,面对着跌倒每一人有不同的抉择。有的人会因此失去自我,被失败无情的打败,有的人则会微笑着面对着失败。
在历史上曾经有个名叫项羽的人,他是历史上有名的作战家,他英勇善战,几乎每次战役都能凯旋而归,还曾今当过皇帝,自称为西楚霸王。曾与刘邦多次交战,因为刘邦的兵力薄弱的原因,多次被项羽打败,但他并没有放弃,最终打败了项羽,项羽最终在乌江自刎,上演了霸王别姬的悲剧。
究其原因,刘邦在失败面前,忍辱负重,审视变势,任用贤才;面对每一次失败,吸取教训,不屈不挠,最终成就帝业。而项羽呢,一次失败就一败涂地,无颜见江东父老,失去了多好的机会,李清照曾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如果当年项羽能面对失败,度过江东,与江东父老重振旗鼓,那中国的历史恐怕就要为此改写了。
面对生活,每个人都会在高潮与低潮中度过。只是,不因高潮的到来而沾沾自喜,骄傲自满;不因低潮的来临而心惊胆颤,痛苦不堪,只要选择好自己前进的起点,那么更大的成功一定属于自己。唐代的杜牧有诗曰:胜败乃兵家常事,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项羽横剑一挥,生命之劲松瞬时枯槁成萧瑟秋风中的悲壮。我看到,那伟岸英姿划掠过滴血残阳,乌江悲鸣,苍穹黯然,楚民哭之如父。余秋雨说过,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霸王别姬的千古悲剧,缘于一个男儿对自我认识的太过偏激。当连营挂出了汉家的旗,当垓下响起刘邦的马蹄声。我们的英雄惟有以从凋零生命之花来扞卫人活于世的至重尊严。我好恨,恨我没有早生千年,不能飞临乌江岸,用我孱弱的手,誓死拽下霸王欲将血刃的剑。轻轻地告诉他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困境中的自我否定,桎枯了英雄的雄霸天下的太阳梦;四面楚歌的凄凉,熄灭了男儿曾燃亮过天地的极光。
霸从人生,一路楚歌,笑看人生。
高二:qq623130810
孩子时,你就指着秦始皇巡行的车盖说:彼可取而代也。
我为你而震憾。
鸿门宴,你在觥筹交错之中竟忘了刘邦与你的刀光剑影。
我为你而惋惜。
乌江岸,你原本可以东山再起却因为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而自刎。
我为你而动容。
题记
一曲乌江,低声轻吟着古今男儿多奇志的夙愿,是这曲乌江带着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心愿来到这里的吗?
巨鹿之战的战火似乎还在燃烧,地上的兵器、尸横遍野还有那传为美谈的破釜沉舟的故事
彭城一战的万夫之勇已成为历史,项羽决策略果断,出敌不意,击溃汉军十万之多,是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范例。
而现在,我终于寻到了你,在楚营里,在山头里,几千楚军的残兵已忍不住思乡之苦。你,一身铠甲,红色的战服,威武的的身躯,有着灭秦扬楚的复仇信念,有着自称霸王时各封诸侯的忧愁,你可曾为鸿门宴上优柔寡断放虎归山而后悔?你又可曾想到四面汉军的处境?相信你没有,你在战场上能征善战、豪情盖天、叱咤风云,一生大战数十次,古人都称有百战百胜之才,你骄傲而又刚愎自用,你聪慧而又妒忌贤才,你英勇而又凶残,但我还是不住感叹你,大男子汉有所作为,敢作为。
四周已响起了那幽幽的楚歌,那断肠的楚歌,那满腹思念之情的楚歌,你大呼一声:何人!匆匆地冲向鼓台边,双手拿起木杵,咚――咚――的大鼓声与战士们的思乡之情做着苦战,直到最后一时,你都不失大将的风度,我为你倾佩,为你敬畏,但为何乌江上你要举刀自刎,是感叹,是屈服,还是无可奈何
楚国的军队,传来一声哭嚎,虞姬死了也刺痛了你的心,举木无亲,四面楚歌,即使突破重围,重获新生,那又怎样,你已没有了活下去的勇气,众叛亲离的孤楚才会伴着你离开人世,也带走了那意欲孤傲的西楚霸王。
力拔山兮气盖世一曲淡淡的楚歌,一方断肠天涯的幽怅,载着我的心情只为祭奠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