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正在发芽的小树苗,我们正接受雨水和阳光的照料,我们要在未来长成参天大树,来守护中华的这片土地。
战争曾经把无数人无辜的鲜血洒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但是革命先烈们没有退缩,拿起武器同敌人战斗,换来了向我们走向繁荣的新中国,我们要坚守无数人都在坚守的责任,就是把祖国引向走向繁荣的路,我们学生的使命是学会更多知识,成为祖国英雄,在科技中要领先,在实力中要超越。
当一棵棵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时,祖国的未来交到新一代手中,他们有的是老师,有的是宇航员,有的是军人,有的是科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不要质疑,他们在用自己的方法撑起祖国的一片天。
中华儿女们的使命不曾结束,从出生起,他们成为了中国人,多么骄傲的一件事,他们健康的成长,在学习,在发现,在探索,直到他们长大,不管他们的事业是什么,甚至只是一个环卫工人,他们也为祖国大陆的结晶出了一份力,到他们也有了自己的儿女,又培养了新的接班人,直到他们死去,也没有结束在祖国建设的路,因为他们的儿女接替了他们,继续为祖国贡献。
初三:努力454
曾听闻,中华汉字博大精深。题记
穿越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你一定会大吃一惊,因为在这漫长的五千年来,不知发生了多少件值得我们惊叹的的事,在我们记忆的长河中,烙下深刻印象的就数中华文字了!
汉字的美是一种本色的美。从古至今,就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大地上,曾经的古人,我们的祖先,曾用结绳记事和一种奇怪的文字来记述他们的生活,由于当时没有纸,于是他们就将那些字写在了动物的遗骸上,后来这些字就被我们发现了,所以我们给他起名叫甲骨文,也许正是这件事的发生,才给我们这些后代一些启发,最后创造了今天的中华汉字,祖先的创造,给我们这些后代打下了基础,留下了精神的财富是无价的。
汉字的魅力是一种品格。
做人就要像中华汉字一样,端端正正,四方四正,绝不出格。
汉字的结构是一种留传的变化。
汉字的美丽是心灵的天空中飘动的彩虹,是生命的琴弦走出的美丽的乐章,是真情流露的真实写照。
初三:林婉佳
中华上下五千年,各种经典也是枚不胜举。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论语》这一中华经典。它从我记事起,便一直陪伴着我。
《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一共20卷。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一串的意思,语是话语。
《论语》是妈妈从小就要求我熟读的一本书,它教给我许多道理以及做事的方法,令我受益匪浅。粗看它,它不过是一本语录,但却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
《论语》里最常见的词汇,无非是中庸、君子、礼仁。中庸指的是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这种思想体现了忍文化。这固然是好的,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争端,但过度的忍却能使一个民族沉睡,古代中国的发展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中庸是儒家的为人之道,体现了儒家学派的软弱性。
君子是一个意义深刻的词。事实上,君子就是孔子他们儒家学派的一种自称,是理想的中庸的人。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斗,都体现了君子的优良品质。与君子相对的当然就是小人了,《论语》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礼,表现了孔子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孔子的礼的核心是正名,即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仁,是孔子的道德观,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遵循礼,这就便是仁了。仁者爱人,这里爱的人是指上层社会的王室贵族;尊重朝廷贵族,不犯上,也说明孔子对礼的尊重。此外,孔子还把仁当作人的标准:仁者,人也。
中华经典,将我的经典又添一页传奇,中华经典,伴我成长。
初三:张晨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