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生才算是充实的呢?有人说是香茗伴经典,我欣然同意。但我更想说的是,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而不是打发时间的消遣时,我们才能领悟到,书才真正能够是伴人一生的财富,只有充满智慧的人生才会充实。
留心生活就会发现,书店的周日异常忙碌,人迹颇多,且不提一些买不起书的人士,单说不习惯的那些风华正茂的青年,他们中大部分人却都是在看一些漫画之类的书籍。读书当然也不一定非要去书店,但这至少反映了我们的阅读习惯在一定程度上还有缺失,浮躁使我们难以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静心打开洁白的书页。充实而有活力的人生不该离我们而去,因此阅读的习惯便是它坚强的支撑。
如果能够把阅读说成悦读,那就是再好不过了。这便是把阅读与快乐串联起来,好读者不如乐读者。然而充实且有意义的生活则必须要有快乐与丰富的串联。
读书可极富游览之乐。时间有限,读书心灵之间无限,悠悠间,万里山河踏遍。乘黄鹤登黄鹤楼,随归雁悠然落江边,征棚万里出汉塞,觥筹交错繁华赏长安。这读书,让你的人生陡然加宽,收获了心灵的震撼,亦也从精神的层面收获了一份富足。
读书可极富交流之乐。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着书留其名。我们的阅读便是一次次同伟大的灵魂相对碰撞,一次与伟大的精神交谈。那是八百里分麾下炙的豪迈;那是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的气度;那是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责任与胆识有这些,我会感到心灵的踏实,会感到汩汩流淌的生命之河一下子清了、静了、深了,仿佛到了心灵的更深处。
读书能极富思考之乐。着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没有思考的人生,是失败的人生。而阅读往往是我们思考的起点。读到圆明园的毁灭,不禁心酸泪下:何等的辉煌,竟一日火光,皆成废墟,为何?读到雨果两个强盗的论断才知道,这样的稀世珍宝于任何人都是一种诱引,而之所以这样,是国不强带来的国之不国的恶果!读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又会想到究竟是怎样的灵魂才会在阳光下独立开放,孤独装点世界!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吧,无论身处何地,只要真诚,用心去品味与思考字里行间饱含的睿智的思想和美好的感情。风起之处,云涌;水盈之处,泉生。正是这种滋养,让人生充盈、觉醒。
人路不平,书香引;书香盈满,人生路。
初三:樊芝汝
月光无瑕,书香萦绕,伴着一阵习习的微风,我进入到一个奇幻的世界。
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实宜主动出击。我的神志刚做清醒,便听到一美男子与众身着铠甲的将士激辩。
曹军此行必定有诈,切不可轻举妄动!另一将士说道。
观曹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美男答曰,长此以往,联军必败,唯有此法可胜曹。之后不久,便有一人带领数十兵士上了几艘小船,船上尽是干草枯柴。在美男一声叮咛黄盖将军,事成速反后,那人便扬帆而去。
这一幕幕让我惊呆了,原来我回到了三国时期,刚刚不就是周瑜给黄盖火烧赤壁的任务么。要有好戏看了!我嘀咕一声,继续向江对面望去。
前后不过一柱香的时间,那人的船已到了江对面的并排的战船下,只见那些战船巨大无比,还以锁链木板相连,犹如水上城堡。在这片刻之间,那几艘小船上已燃起熊熊烈火,向着对面急冲而去。火借风势,风助火威,一瞬间便点燃了那几艘大船。只听对面喊声一片,无数人影慌张地逃窜,而那美男却站于夹板之上抚掌而笑
哈哈,精彩!我不禁笑出声来,笑声引来了那美男的目光,可正在我担心之际,周围的景色瞬间模糊了,等我再清醒过来,已是另一个世界。
四周一片寂静,环顾周围,原来我来到一片森林之中。仔细听,不知何处好像还有海浪之声,我壮着胆子向前走去。森林并不大,我走到了一座高地上。原来我到了一个小岛。不会是到了《鲁宾逊漂流记》了吧,语文老师可刚让我们读过这本书。正当我走神之际,一个看不清容貌的人向我走来。他胡子又乱又密,手里还拿着一把像是雨伞的东西。我明白了,他果然是鲁滨逊,从他能制造雨伞看来,他流落荒岛时间已经不短了。鲁滨逊离我越来越近,在看清我是一个人以后,像是疯了一样跑过来。糟了,我忘了,他已经十几年没见过其他人类了。正当我担忧之际,四周景物再一次模糊,我知道,我再一次穿越了。
从地上醒来,我发现我仍然置身于森林之中。不会是穿越失败了吧?我既急又气,但没有办法,只好壮着胆子向森林里走去。这次的森林却大多了,我一直走了很久也没有走出去。在傍晚的时候,我看到了前方有一所木屋,木屋里还有哭声,我走进去,发现有七个矮小的人围着一个美丽的女子哭泣。原来到了童话世界,美丽的白雪公主被毒死了。我走上前去对他们说:你们在明天中午把她抬到森林里的大路上,会有人来救活他的。他们很感激并邀请我住了一晚。第二天中午,果然骑着白马的王子路过,他给了公主深情的一吻,公主复活了,他们紧紧抱在了一起。哈哈,原来白雪公主的复活还是靠我的帮助。正当我得意之际,四周再一次模糊了。
这次我正趴在桌子上,正当我思考我看过的书有没有这样一个环境时,一个粗犷的声音传来:都几点了还睡?!赶紧给我出来吃早饭!
哈哈哈!我突然开怀大笑,好一个梦!好一次书香之旅!
河北保定新市区保定市乐凯中学初三:祖陆晗
书写文化的苦旅
读《文化苦旅》有感
荒凉的大漠。远处,一队人牵着骆驼缓缓走过,驼峰上挂着的是一卷卷的珍宝,驼队的源头便是那着名的莫高窟石洞。这,便是《文化苦旅》中《道士塔》描绘的景象。若不是读了《文化苦旅》,我恐怕到现在还不知道,那壮观绚丽的莫高窟在百年前竟遭遇这样的浩劫,更让我气愤的是中华子孙却任瑰宝流落在外人手里,不闻不问!
初读这本书,只是仅仅作为老师布置的一项作业罢了。但后来我发觉,我错了,我开始喜欢上了这本书。《文化苦旅》中的散文,也许并不是最优美最华丽最感人肺腑的,但一定使你感触最深。刚开始读这本书,我以为它只是描写神州大地上的山川风物,人文景观,但如果我们细细品味,就会发现一段不一般的历史,或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凭着山水风物来寻求文化的灵魂和人生的秘籍,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品格。这或许是对《文化苦旅》最贴切的评价了吧?最喜欢书中《废墟》这一章。大多数人都认为完整才是美,但余秋雨却提出了一种相反的观点废墟也是一种美。仔细品味,是啊,残缺也是一种美。春雨中萌发的绿叶是一种美,但谁又能否定秋风中飘落的枯叶不是一种美呢?萌发的绿叶固然代表希望,但不可否定飘落的秋叶也是生命的轮回。它被赋予的是一种别样的美。曾经浏览过罗布泊湖畔死而不朽的胡杨的照片,一颗颗胡杨即便干枯也要坚守这片土地;曾游览北京圆明园,一座座亭台水榭经过战争的硝烟,哪怕变为一座座废墟也依然不屈。它们都是美的。还是柏拉图说得好,他说在短暂的生命里寻找永恒。纵然是一片片废墟,我们也要看到历史所赋予它的真正意义,用它来激励自己、警示自己:历史的悲剧不能重演!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到引发出人生沧桑感。这是作者的感叹,又何尝不是对我们最大的启示呢?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我相信在《文化苦旅》中的含义不仅仅只有我领悟的这么多,我愿意追随余秋雨先生的足迹,发现那更深层的真谛。
山东烟台龙口市芦头镇芦头中学初三:梁晓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