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都汇堰,便让人想到那宏伟、浩大的水利工程,它的清流浸润千里沃土,铸就了今天美丽的天府之国。这个假期,我走近都江堰,一睹她的芳蓉,心,久久不能平静
到了都江堰,我们准备顺江而下去游览这令世人叹为观止的工程。
一进景区大门,直扑眼帘的便是这美丽的风景,岷江水奔腾而下,浩浩荡荡,猛浪若奔;水甚是碧绿,两岸树木高山皆映于水中;山巍峨高大,虽已进入冬日,山上的树木却依然高大挺拔,负势竞上,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见证了这水利工程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丛林之间依稀露出亭台楼阁,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不一会儿,我们便到了索桥。一上桥,那摇晃的桥身打断了我的思绪,此时心惊胆战,桥下那呼啸而去的江水不禁让人生起一丝寒意桥似乎随时要掉下去一样,我连忙走过索桥,跑到了鱼嘴上。这里早已是人山人海,大家摩肩接踵,涌向围栏,我们也凑了过去。这时,只见那浩大的岷江水像被施了魔法一般,自觉地分开了,分水之处泛着雪白的浪花和层层涟漪,十分美丽。后来一位导游阿姨介绍说;这里是分水堤,在岷江之中,把岷江水分为内江和内江。外江是岷江主流,内江是灌溉用水。我似懂非懂地听着,渐渐地着了迷。一眨眼,我们来到了飞沙堰。在堰上,那清澈的江水拍着水坝,似抚摸一般,丝毫看不出水急浪涌。但导游阿姨说:这飞沙堰是分水堤和宝瓶口间的一道低矮的滚水坝,涨水时,利用水的回旋原理,内江超量的水流以及泥沙从这排到外江,从而保证灌区安全。使灌区水渠不会阻塞。我听着听着似乎身临其境,看到了涨水季节时,急流甚箭的江水从这经过,在这再次分流的情景是那样壮观。我不由得叹服古人的智慧,李冰有何等的毅力,当时的科技工程有何等卓越,它的雄姿展现出华夏古代文明。过了飞沙堰,我们看到了一个似瓶口的狭窄缺口,原来这里有密如蛛网的渠道系统。啊!这样雄伟的水利工程,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它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一直发挥巨大的作用,造福于后人,心中对古人有着空前的敬意!
如今,都江堰依然美丽壮观,地震没有动摇她。下山后,走出大门,城市依然是那么繁华,新建的楼房一座座拔地而起,短短两年,有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丝毫没有地震的创伤,人们幸福快乐。这个工程犹如一座丰碑,她与城市雄辩地向世人表明:中华民族有创造人类奇迹的智慧与力量。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初二:罗文寅
清晨,走出门,便与饱含栀子花的微风撞个满怀。
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我大踏步向前走去,去游富春江。
抬头望天,云淡,清风几许。
低头看水,我乘着的小船在江面上随波游荡,顺势而下。江面上的浪花,时不时腾跃而起,跳入我的船中,拍打我的船边。浪花又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总想跃出江妈妈的怀抱,到外界游玩。
我向它握手,它围绕我的小船跳舞欢唱。我俯下身去,听它与小鱼低语。透过江面看鱼,就如同透过一层玻璃看鱼。
在看对岸的树,就如飞车般飞快地向反方向飞驰着。
渐渐地,就要到下游了。富春江中游至下游相距100多里,我竟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到了。
到了下游,水势渐渐缓慢下来。我把船靠在岸边,想到岸上走走。
哇,好高的山呀!我不自觉地心生一惊。只见那些山直至云峰,遥不可及。我走进山中,好绿的树!这些树混合为了一体,形成了绿的海洋,走进了这片海,在山外的暑意全无。还没走一会儿,我便感觉有些累。我靠在树旁,向山脚望去。
不禁心头一震。这座山的山腰到山脚简直是与地面垂直的呀!怎么会有这么怪、这么险的山啊!
我闭上双眼,与这片树的海融为一体。我感觉我的双腿化为了树根,向地面古直伸下去,吸取着养分。我在伸枝,我在发芽,我完完全全成了一棵树。
几只美丽的鸟儿停歇在我的枝桠上。站立身子,清清喉咙,演奏它们准备已久的大合唱,唱出它们心中的欢乐。滴滴答答的泉水也为它们伴奏,谱写出了一曲美妙和谐的大自然之歌。蝉儿们听见了,也欢呼起来。猿儿们也听见了,它们跳起了舞。显得不亦乐乎。
慢慢地,我睁开眼,猛然发现天居然黑了,可又定睛细看,隔着树隙,我看见了挂在天边缓缓下落的红日,红日把它周围的云彩也染红了。
可能它也累了。天色不早了。我走出了这片海,和它挥手告别。
我乘着小船,泛在富春江上,和那江水一起唱起快乐的歌
八中初二:王紫媛
寒假期间,我和爸爸、妈妈到济南趵突泉公园游玩。
初春的趵突泉公园,阳光明媚。洁白的雪仿佛给大地盖上了棉被,远远望去,公园银装素裹,沉睡在白色的王国中,只有松柏依然挺拨、青翠。公园的正门前,有各式各样的花灯,有八仙过海灯、虾灯、迎春花灯等,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向右走,不多一会儿,来到了一条小溪旁,朗朗晴空,河面上水雾蒙蒙,雨珠星星点点,如同晴天下雨,此处得名为“晴雨溪”。这种自然现象,是趵突泉难得一见的晴空景观。接着,我们来到了“漱玉泉”旁,漱玉泉的泉水绿如碧,清澈的泉水从石壁上平展溢出,好像水晶帘幕一样。而且还冒着热气呢!我们好像置身于仙境之中。这个泉池的水温是整个趵突泉公园中水温最高的泉池,据说当年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就是在这里构思佳词妙句,掬水梳妆的。
由于看泉心切,我们很快经过假山,来到了天下第一泉——趵突泉。趵突泉位于公园泺源堂前。趵突泉池中小泉颇多,水泡如泄珠玑,有的像大鱼吐水,有的像一串珍珠;有的簇簇,有的串串,飘飘悠悠。在阳光照耀下,池水仿佛披着金鳞的蛇在游动,又宛如一颗颗银星在闪烁。水中青藻浮动,鱼儿穿梭。朦朦胧胧,妙不可言。池岸以石砌垒,四周近水楼台,与池相映,小桥回波,亭榭探水,游人俯视,尽得水趣。泉畔还有许多名人石刻,为名泉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趵突泉的泉水清冽甘美。相传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沿途饮用北京玉泉水,当品尝趵突泉水后,便立即改用趵突泉水,并把玉泉改为“玉泉趵突”。将趵突泉封为“天下第一泉”。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坐落于白雪楼西北角的“无忧泉”,明代诗人晏壁曾赋诗曰:“槛泉西畔漱清流,酌水能消万斛愁。白叟黄童争击壤,春来有事向东畴。”泉池面积672平方米,四周以巧石缀岸,西部为一较小弯月形池,是无忧泉的主要泉源,水从地下缓缓冒出,清澈见底。好似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无忧无愁,娓娓动听地讲叙人间故事。池北,廊榭与趵突名泉浑然连成一体。据传饮用无忧泉水后能万愁俱消。
初春的趵突泉公园,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此次游览,让我大开眼界,不但领略了大自然风光,而且“认识”了我国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加深了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了解。使我感到祖国不愧是一个文明古国。我要努力学习,让祖国的历史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