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初二

关于小乌龟说话了的作文

《关于小乌龟说话了的作文》【第一篇】

  迎接新世纪,征文的题目多好哇,得大奖可以保送上重点,小宇,你可一定要给我写好!看把我妈急的,她也不看看我的能耐!倒数第10名也能上重点,那可真是新世纪的曙光照遍全球了!我没好气地顶了妈妈一句。

  9点半了,我还没有开头呢。我拉开门一看,妈妈在沙发上打盹。看守都睡了,我也睡吧。

  我趴在桌子上。突然,谁在拉我的袖子。我一看,小乌龟。我把小乌龟捧在手里,抚摸着它的结实的壳。不对呀,我没有拿,它怎么自己从玻璃缸里跑出来了呢?我疑惑地看着它。哎呀!小乌龟它说话了!

  你别奇怪,这正是我今天要告诉你的。我早就想自己从缸子里爬出来!想啊想啊,就在昨天,我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用我的两只后腿站起来,两只前腿就超过缸子的边缘了。可是,往出爬也是不容易的,玻璃缸滑,又是立陡的,刚爬上一点就掉回去了。但是我不灰心,一遍一遍的爬呀,逐渐掌握了要领,终于爬出来了!说到这,小乌龟可高兴了,还张开嘴轻轻地咬了我的手一下。

  其实,你也一样,第一要有决心,第二要多动脑筋,第三要有毅力。有了这三条,你就可以成功地进入新世纪的。还有,跟妈妈要有礼貌。你照着我的话做,征文肯定能写好。它歪着小脖神秘地告诉我。真没想到,小乌龟还挺有主意的呢。

  小乌龟眨了眨眼,有点骄傲的样子,它说:等你有了儿子、孙子,我也一定是他们的好朋友。我会告诉他们,你们的小宇爸爸、小宇爷爷小时候可有志气了,2000年到了,他一下子就长大了!

  说到这里,小乌龟突然神秘地给我递眼色,我急忙把它送回玻璃缸里,原来妈妈来了。妈妈,我已经构思好了。这么晚了,您还陪着我写作文。妈妈放心睡觉去吧,明天我一定会让您看到好作文的!

  妈妈吃惊地望着我,好像不认识我一样。哎呀,我儿子不顶妈妈了。就凭你这样,妈妈相信你,咱们都睡觉吧!说着,还过来亲了我一口。

《关于小溪流的作文》【第二篇】

  我是一条小溪流,我喜欢向前奔流、奔流。

  我轻轻拍打着卵石,再摸摸沙地上的小草,逗一逗追赶我的小蝌蚪,哦!我要到前面去。

  我就这样跑啊跑,永不知疲倦,我在路上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都是要到前面去,我们汇集在一起,这使我们更加庞大了,不能停留,不能停留,我们要到前面去。

  无论是山川、城市或是山庄,任谁都不能阻挡我,我要到前面去!

  前面在哪里?前面的前面还是前面,前面有需要被推动的发电机,前面有需要被灌溉的农田,前面有需要被引用的河水,前面,有无尽的需要。

  一朝复一朝,一夜复一夜,一年复一年,我们汇集了越来越多的伙伴,成为了大江,大家共同汹涌着:到前面去!到前面去!

  许多年过去了,我们为人们做了许多事,可我们还是不知疲倦是怎么回事,到前面去,前面有更多的需要!

  最终,我流进了海洋,这样强大的我,唱着小溪流小小的歌到前面去啊,永远不休息!这一路上,虽然有无数人曾劝过我停止吧,停止吧,前面是没有尽头的!可我的心里仍旧永不休息!到前面去!

辽宁葫芦岛连山区葫芦岛市第一初级中学初二:濡沫夙夙

《关于小巷·外婆的作文》【第三篇】

  

  昨夜梦境里庭院深深的小巷与记忆中童年的影像渐渐靠近,最后交织重合。

  囡囡,当心点脚下。外婆的声音像是当时最爱的汤粥,甜甜的。

  就这样,外婆牵着我的手走过了一条条坑坑洼洼的石子路,小巷两边的民居,剥落的墙壁。偶或见到坐在竹椅上听着评弹的老人,外婆总是让我打招呼,我便阿爹好、好婆好地叫着,还偷偷记住了他们的笑容。我想,外婆一定是个很好的人,因为她有好多朋友。

  巷子的出口处,有一座石桥,两边栏杆很低,所以走上去时,外婆总是格外小心地紧紧握住我的手。

  走到一家小吃店前,外婆总爱买些糕点给我吃。我抬头间,望见头顶阳光钻过树叶缝隙,斑驳地照在我和外婆身上,暖暖的

  回到家,外婆会烧很多很好吃的菜给我吃,小时候我不喜欢吃菜,却觉得外婆烧的每一道菜都很美味她会在菜里恰到好处地放些糖,她的菜总是有葱香味却看不到我讨厌的葱。每天每天,这样吃饱后,外婆总边说:囡囡真格乖格喏,全部吃光则。边递给我一只苹果。

  这样的日子在我记忆中一直被珍藏在了最珍贵的角落。

  本以为我应该永远就是那个跟在外婆身后走在小巷里的孩子,外婆也永远是那个紧握我手的精神奕奕的外婆。

  但如今我们都再也回不去了。外婆头发花白地坐在了病床上,我依然一天一天地成长着,可外婆却无时不刻忍受着病痛的煎熬。

  在此刻,那些回忆似乎显得有些苍白。

  外婆,我的外婆,我相信你会永远陪着我,看着我长大的。

  一定会的。

  梦回小巷,伱依然牵着我和很多个爷爷奶奶说早安

  外婆,你看,那条小巷里,还留着我们当年的脚印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