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作文 > 初二

关于奇葩朵朵开的作文

《关于奇葩朵朵开的作文》【第一篇】

  我是一个地道的宅女。虽然生活不见天日,但是我的内心还是充满着阳光和爱的。而我的小伙伴们,也在以独特的方式感化着我。

  别在意细节

  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上语文课,老师要我们用先再然后最后造句。我的心里是不屑一顾的,四年级来做一年级的造句那还不跟玩儿似的。后来估计是老师察觉到了我的嘲笑,就叫我最后一个造。

  我先把碗筷放在盆里,再倒点洗洁剂,然后放水我还没说完呢,就被打断了。

  也不知是那个讨厌鬼,在下面插嘴道:不是应该先放水,再倒洗洁剂的吗?当时小啊,不懂事。现在谁会在意那些细节呢?而且那么一本正经。

  我当时立马愣住了,转过头去就想恶狠狠地瞪他一眼。说时迟那时快,我一看,他竟然仰着面孔看着我,两个大眼睛水灵灵的,还闪着光呢!满脸的童真。当下我也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母性就泛滥了,很想摸摸他的头。但此时只好低低头,默默转身。

  当然是希望老师出来主持大局,结果我回过头去一看,只见老师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然后一脸慈祥

  生活的激情

  我和小夏,小香,小琪平常一起回家。(因为以后可能还会用,我就给她们编个名字)有一天,小琪她爸来接她,我们就搭顺风车回家。刚好路边有卖鸡蛋饼的,我就和小琪一起去买。

  她不能吃辣,于是我给她推荐了辣的。她估计也有猎奇心理,也就羞涩的点了点头。我买了几根串儿,在路边刚吃完,就看见她还在焦急的等待。我往前一望,前面三个全是女的。凄清的夜色下有些凉意,大家都是抖着腿,一脸难色。于是我默默走过去,递给小琪一张手纸,然后走开。

  师傅的速度很快,三秒钟一个。很快到小琪了。我飞奔过去,听到她说要辣的的时候,我就压低眉毛,用我那低沉的嗓音对师傅说:要两倍量。我是在看见师傅心领神会的斜笑时,才离开的。

  小琪浅尝辄止地小咬了一口。然后我笑了。

  在车上的时候,她辣的不行,直要水喝。从我们的杯子看到纸巾,再是抱枕,然后是早上吃剩的垃圾,最后是我们几个如花似玉的花季少女的身体。忽的一阵冷风袭来,我感觉一阵恶寒。小夏和小香也缩了缩脖子。用一个合适的词语来描述小琪的状态,饥渴。于是我捂住了小夏的胸,虽然衣服很厚。她辣的直喘气,我也于心不忍,安慰道:跟着姐混,一定要学会吃辣,我口味重。

  小琪的状态也听不进我的话,倒是身旁的两位正用奇异的眼光看着我。小香说:咦~~(未完待续)

初二:夏日香气

《关于奇特的绿色庄园大门的作文》【第二篇】

  星期六一个春意盎然的早晨,我们全体小记者乘坐豪华大巴一路欢歌笑语而又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濮阳最美的绿色庄园。

  我们刚下车,便只见两棵枝条相连的大树分别立在大门口两旁,像两个手拉手的巨人守卫着这个美丽的绿色大庄园。上面的枝条弯弯曲曲的,茂密的树叶挂满枝头。

  我很好奇地问妈妈:这两棵树为什么长得这么高呀?妈妈说:我也不知道。于是我便去摸了摸大树。咦?怎么这么硬?仔细一看,原来这大树是用钢筋水泥做成的。那逼真的造型欺骗了我的眼睛。一阵风吹过,远处有树叶飘落下来,像翩翩起舞的蝴蝶,非常美丽。

  啊!绿色庄园的大门真大、真美、真奇特、真有趣!我爱绿色庄园!

初二:杨子涵

《关于奇异的房子的作文》【第三篇】

  在新疆我走南闯北,见识了很多住房,有维族的土平房、哈萨克族的毡房、图瓦人的木房。它们形态各异都极具民族特色!

  在南疆的建筑中,看到最多的就是土平房。这土平房的墙是泥巴夹白杨木筑成的,平顶则是用白杨木搭好架子铺上苇席再糊上泥巴。土平房在我眼里像南方乡村的灰房,实在是太简陋了。

  乡村的土房一般都是盖在茂密的白杨树林里,如果不留神,是很难发现的。即使盖在路边的房子因为正门背着大路,初来咋到的人还以为这是废墟。但是他们的大门却极具装饰色彩,往往精雕细刻,有的人家还会图上彩绘。

  进了大门就是院子,维族的院子99%都会有葡萄架,葡萄架下还会种有瓜果、蔬菜以及维族妇女用来描眉的霍斯曼。穿过葡萄架就是他们正房,正房的门楣和门框上描有五颜六色的彩绘,挂着漂亮的门帘。

  条件好的人家一般都有两个客厅,其中一个是贵宾厅,装修是最华丽的,墙的四周都挂上绣花的透明窗帘,有的还镶上蕾丝花边。客厅的一半则用来当客房,铺着美丽的地毯。被褥放在造型别致的壁柜里,外面蒙上绣着细花的白布,非常雅致。

  土房中最花钱的还是气亭,气亭是用来通风的,还是利用率最高的起居室,通常在这里午休和吃饭。土孙江大叔说他家的气亭顶部四个工人整整花三个月才完成。我抬头仔细观望,上面的木雕果然精雕细琢。

  土房冬暖夏凉,再热的天只要进了土房就感觉进了空调房一样,凉快的很!正因为这样,吐鲁番市即使在闹市中也处处可见这种灰头土脸的平顶土房。因为吐鲁番是我国最热的地方,人们还喜欢到房顶纳凉,甚至在上面过夜。所以房顶上时时有铁架床出现。这也成了吐鲁番的一道独特的风景。有的人还会在房顶上加盖风房,既可以隔热还可以风葡萄干用,真是一举两得。

  在北疆的喀纳斯与那拉提有很多的哈萨克族人,哈萨克族到现在仍保持着放牧的习惯,所以他们的住房主要是圆形毡房。毡房跟蒙古包很像,可以拆卸和搬运,哈萨克族人称宇。春、夏、秋三季,哈萨克牧民就住在宇中;冬天则在冬季牧场(俗称冬窝子)修建平顶土房。毡房一般就地取材,用红柳做成圆栅和顶,构成立架,然后在木栅外围上芨芨草编成的墙篱,再包上毛毡。顶部有天窗,覆以活动的毡子,用以通风。有的毡房顶部和圆围上饰有红色的棱形剪纸的图样,很像我们的窗花。

  我们去那拉提的路上就见到了一处美丽的毡房,爱好摄影的王义叔叔忍不住下了车近前仔细观察。我也跟着去了。我们征得主人的同意进入了他们毡房。里面装饰非常精美,色彩艳丽,虽然面积不大,但挂有很多壁毯,精致的被褥一床挨着一床,还放置了很多绣花抱枕。居然还有电视机,显然是个好人家。好客的哈萨克人还与我们在美丽的毡房前合影。

【作文浏览排行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