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唐太宗论止盗》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唐太宗论止盗

  上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②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肤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农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白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释: 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 ②晒:微笑。

  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 ④升平:太平。

  1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故不暇廉肚耳 故:

  (2)使比农食有余 使:

  1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2分)

  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

  14、唐太宗止盗采用的方法是 、 、 (3分)

15、从唐太宗和群臣们不同的止盗方法中可看出他是个 的君土。 (3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2.(1)所以(2分) (2)让(2分)

  13.有人请求使用重刑来禁止偷盗的行为,皇上微笑着说(关键字或、之)(2分)

  14.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3分)15.体恤民情、贤明、倡导廉洁(2分)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