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井房经历)》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1~3题。

(A)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莉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股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B)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1. 两个选段分别出自哪部文学名著?作者是谁?(2分)

(A)出自《 》,作者是

(B)出自《 》,作者是

2. 选段(A)的莎莉文老师与选段(B)的先生在教育方式上有什么不同?你更欣赏哪一种教育方式?说说你的理由。(4分)

3、比较这两段文字在叙事艺术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4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2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朝花夕拾》,鲁迅(每空0.5分)

2.(4分)A段中的安妮莎莉老师的教育方式是:耐心引导,循循善诱,注重实际体验,尊重学生;B段中的私塾先生的教育方式是死记硬背、严厉要求、师生等级森严,但教学方法还是循序渐进。(2分)

回答后面一问,可以有自己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均可得2分。参考示例:

(1)我更欣赏安妮沙利文的教育方式,因为她教育学生循循善诱,耐心引导,讲究师生平等,在民主的氛围中,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优秀学生。

(2)我更欣赏私塾老先生的教育方式,他虽然严厉,但严师出高徒,正是他的严格教导,循序渐进的教育,鲁迅先生从小便打下扎实的古典文学功底,为他日后弃医从文奠定基础,并最终成为文学大师。所以这种看似古板的教育方式,也有利于学生打好基础。

3.(4分)相同点:两篇散文都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叙述穿插了个人体验,叙述语言平实,富有艺术感染力,如海伦在老师引导下体会到水是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鲁迅向老师发问遭拒绝后感慨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表达了对这种呆板的教育方式的批评。(2分)不同点:A段叙述中包含抒情,抒情色彩更浓,B段中叙述夹杂着议论,更多的是理性批判。(2分)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