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培根随笔》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2014年重庆市)

5.一位同学读了培根的《谈读书》,做了一则读书笔记,请你帮他在②③处分别填上一个句子来概括后文内容,(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句式不限)(4分)

①读书价值颇多: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

【参考答案】

5.②不同品性之人对待读书的态度亦有不同;③不同的书读法亦不同(4分,每处2分,意合即可)

2013年福州市文博中学九年级上册质检模拟)

5、名著阅读题。

3)《培根随笔》以其透彻的说理和隽永的警句打动一代代的读者,请写出两句你所积累的《培根随笔》的名言警句。(2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年四川省宜宾市)

5.阅读下面内容,完成后面各题。(4)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 者须天资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1)以上内容选自英国哲学家、作家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请用上文画线部分所用修辞手法对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进行仿写。(2分)

书是人类知识的宝库,书是人类精神的殿堂。在书里我们认识多彩的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一次读书,我们都心存感动;每一次读书,我们的灵魂都得到一次净化。

【参考答案】

5.(4分)(1)(2分)培根;《谈读书》(《随笔》、《培根随笔》或《世界散文随笔精品文集英国卷》)(每空1分;第二空任填参考答案中的一个都得分)

  (2)(2分)参考示例:在书里我们感受喜怒哀乐,在书里我们触摸历罗沧桑。(内容相近即可,2分)

2012年湖北省荆州市)

3、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4分)

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辩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节选自培根《谈读书》)

①选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②选文的结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3①读书能够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表意相同即可) ②总分总

2012年广西自治区百色市)

5.下列关于名著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童话作品及龟兔赛跑狼来了的故事,均出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

B.法布尔的《昆虫记》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及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C.《傅雷家书》中的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 、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D.培根随笔中,《谈美》这篇短文,笔墨不多,却说理透彻,语言优美,阐明了美德比美貌更重要的道理。

【参考答案】

5A(龟兔赛跑狼来了的故事出自《伊索寓言》)

2011年湖北省黄石市)

7.名著阅读。(4分)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以上是思想家_____________在《谈读书》中写的一句话,他被马克思称为______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有句名言为千万个中国人所熟知,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摘录的文字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7.培根 示例:知识就是力量 示例:①读史要读出历史的真实,读懂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理性地参与历史。②这句话突出了后天教育对于人们性格的影响之大。我们所学的各门学科,都是触类旁通的,学习不仅使我们获得知识与生存的能力,更可以让我们养成独一无二的性格。因此我们要全面地学习,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2008年广东省广州市)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6题。

论美

培根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者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美貌的人,未必也具有内在的美,因为造物似乎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所以许多美男子徒有其表却不是真正的男子汉,他们过于追求形体之美而忽略了内心的修养。但这不可绝对而论,因为奥古斯都、菲斯帕芗、菲力普王、爱德华四世、阿尔西巴底斯、伊斯梅尔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就形貌而言,自然之美要胜于服饰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单纯仪容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并非人力所能创造。这是一种奇妙的美。曾经有两位画家阿皮雷斯和丢勒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用画合成一张最完美的人像。其实像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表现了画家本人的某种偏爱。美是很难制定规范的(正如同音乐一样),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

有些老人也会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练达。有一句拉丁谚语说:四季之美尽在晚秋。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少年俊秀,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举止和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败而难保持的。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因此,应该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灿烂的光辉。 (选自《培根论人生》,何新译,有删改)

15.下面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有些人过分追求外在的美而忽略了内在的美。

B.人的至美不能用固定的公式直观地描绘出来。

C.美的形貌与优雅的行为相结合才是理想的美。

D.老人比年轻人更有阅历,更能显示美的光辉。

16.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7分)

⑴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败而难保持的中的美指的是什么?这句话阐明了什么道理?

⑵培根的随笔语言生动,说理深刻。请从文中摘录你最喜欢的一句话(文中划线句子除外)推荐给朋友,并说明推荐理由。

【参考答案】

15.【内容理解】(3分)D (文中没有说老人一定比年轻人更有阅历。)

16.(1)参考答案:外貌美:形貌的美是难以保持长久的。

评分标准:3分。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

说明:第一问1,回答外貌美、面貌美、外表美、外在美、形象美、形体美、美貌、样貌的美丽均可。

评分示例:

满分答案:①指的是人的外貌。外貌的美只是暂时的,心灵折射出的美才是永恒。②美指的是外表的美。道理:外在美是短暂的,时间过去就难以保持。③指的是外在美,形貌的美。道理:外貌的美丽随着岁月的流逝总有一天会消失,外貌的美丽并不是永恒的。④这个美指的是美貌,形貌上的美。说明美貌只是暂时的,不能长久。⑤句中的美指的是外在美。阐明了外在美只是一时的,难保持的。

2分答案:

指外貌的美。 这句话阐明了人不可能永远年轻,总会有变老的一天。(句意理解不全面。)

②美的形貌。说明了美好的东西是短暂的。(理解片面)

③外在美。这句话说明外在的美很容易被摧毁。(摧毁用词不准确。)

④年轻。年轻时的美是不恒久的,是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流逝的,只有心灵上的美才可以恒久。(第一问理解错误,美不是指年轻。)

⑤内在修养和外在美貌。样貌不重要,因为它会老,只有优雅的作风和文明的举止才能将美保持。(这里的美专指外在美,不包括内在美。)

1分答案:

①美指的是外在美。只有内在美才是真正的美。(后一问答非所问)

②美指仪容之美。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照抄原文,而文中的前后两句并不是解释与被解释的关系。)

③美指内在美。保持形貌美和保持内心美是困难的。(前一句判断错误。后一句提到了保持形貌美是困难的得1分,但没提到形貌美的保持不是长久的)

0分答案:

①是指内在美。如果一个人不注重内在美,美而只注重外在美,始终也不会。

(理解错误。)

②指的是水果。道理:这句话阐明了美不是在外表看得出的,真正的美是在心上。

(理解错误,没有抓住比喻的喻意来理解。)

③美指的是美德。这句话阐明了人生更需要的是保持美德才是美这道理。

(理解错误,没有抓住外在美来理解分析。)

16.(2)参考答案:

培根语录: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推荐理由:把徳行比喻成宝石,形象贴切,深刻说明内在美就象宝石一样,不但不会受普通的条件和外在环境的影响,反而更能放射自身的光芒。

评分标准:

4分。摘录1分(须体现语言生动或说理深刻)。

推荐理由3分,其中对摘录句的句意理解正确2分,分析合理1分。

说明:①摘录划线句子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败而难保持的没分。

②摘录拉丁谚语没分(不是培根语录)。

③注意推荐理由的深层意义和表层意义的区别。

评分示例:

满分答案:

语言生动示例:

培根语录: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推荐理由: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美德比喻成宝石,形象生动地论证了一个有内在美的人即使形貌不美,也同样令人肃然起敬,同时又引出下文。

培根语录: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推荐理由:这一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美德生动形象地比作宝石,深刻地说理,阐明了美的德行不需要美的形貌去修饰,在朴素的形貌下,美的品德会放射出灿烂的光辉,更显华丽。

培根语录:就形貌而言,自然之美要胜于服饰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单纯仪容 之美。

推荐理由:这句话用了对比手法,形象地说出了自然而生的东西往往比服饰的衬托更好,而举止端庄又更胜于外表的单纯劝勉人们不要单单追求外表美,更要有内在美。

说理深刻示例:

培根语录: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者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推荐理由:这句话很实在地表达了作者的想法,美德比美丽更为可贵。有时,美德比美丽更美,经自内在的东西才是最真的,最美的。这句话给了我很好的启示:外在美诚可贵,内在美价更高。

培根语录: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灿烂的光辉。

推荐理由:此句告诉我们:外在美并不是不重要,而应是在拥有内在美的同时拥有外在美,此时,外在美起衬托作用,让人更加的美。很有道理。

培根语录: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

推荐理由:这句话一方面批评了部分人浪费了自己的青春,没有好好地培养自己的情操,老了才知道后悔,另一方面则劝年轻人要珍惜时光,培养内在美。

3分答案:

语言生动示例:

①培根语录: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推荐理由::这个句子利用了比喻手法,把美德比着宝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美德的价值与华丽(美德的价值与华丽如何体现未具体分析)

②培根语录: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推荐理由:培根的语言总是简练而富有内涵,这句话把美德比作宝石,表达了美德不需要任何修饰,他会在朴素中发射出灿烂的光辉。

(本题从语言生动方面分析,但分析时没有点明比喻修辞,并且没有紧扣比喻特点分析。因此只得3分。)

③培根语录: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推荐理由:这句话语言生动形象,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美德比作宝石,突出了美德不一定表现在外表,而在于内涵。

(没有结合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进行 分析,因此只得3分。)

说理深刻示例:

培根语录:应该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灿烂的光 辉。

推荐理由:这句话生动的写出,只有外在美和内在美相结合,才是最终的美。(如何将两种美结合分析、欠深刻)

培根语录:过于追求形体之美而忽略了内心的修养。

推荐理由:这句话告诉我们,在追求形体美的同时,也应该追求修养,这种才能体现真正的美。(没说清楚过于)

③培根语录:应该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推荐理由:希望我的朋友能够有心灵美也有形貌的美,这样生活才更加灿烂,更充实,更美好。

(本题从语言深刻方面分析,但对于心灵美也有形貌的美这两者结合方面没有进行分析,不够深刻,因此只得3分。)

2分答案:

语言生动示例:

①培根语录: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推荐理由:用了比喻手法,告诉我们内在美不需要华丽的外表来衬托.(未具体说明比喻手法的作用)

②培根语录:美貌的人,未必也具有内在的美,因为造物似乎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

推荐理由:这句话语句优美,用词准确.就未必似乎两词用的十分准确,并无一概的肯定或者否定,只是大概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未具体分析为什么语句优美,用词准确)

说理深刻示例:

①培根语录:美貌的人,未必也具有内在的美,因为造物似乎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

推荐理由:在我的人生来说,这句话说得很正确,因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对原句理解欠具体,分析不准确)

②培根语录: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推荐理由:因为这句话说明了其实美德也是美的一部分,也在教我们要注重认识美德.(对原句理解错误)

③培根语录:世界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

推荐理由:这句话告诉我们,青春和外表之美总是短暂的,只有美的德行才能永存.(未直接分析原句的意思)

④培根语录:因此,应该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

推荐理由:因为我们不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那么就做不到真正的美.(未对原句具体分析理解)

1分答案:

①培根语录: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

推荐理由:它可以告诉我们做人应把美的形貌和美的德行结合起来,不要为了放荡的青春而放弃灿烂的光辉。(推荐的理由没有紧扣摘录的语句来分析。)

②培根语录:有些老人也会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练达。

推荐理由:美才会放射出灿烂的光辉。(推荐的理由没有紧扣摘录的语句来分析。)

0分答案:

①晚秋的秋色是最美好的

分析:凡是选此句,均不得分。原因此句不是培根名言,而是拉丁谚语。

②知识就是力量。

分析:没有从原文摘抄,因此不得分。

③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

分析:没有审清题,此句是题中明确规定不允许选择用来分析。

2007年黄冈市)

1.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答题。(6分)

狡(xi______者鄙读书,无知者(xin______读书,惟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拮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 A ,数学使人 B ,科学使人 C ,伦理学使人 D ,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辨; E 。(培根《谈读书》)

1)根据拼音写汉字,改正加点词中书写有误的字,并将其依次工整地书写在下面田字格内。(2分)

2)请从下列选项中给文中ABCD处选填合适的词语。(只选序号)(2分) 选项:①周密 ②庄重 ③灵秀 ④深刻

我会选:A. ________ B. ________ C. ________ D. ________

3)请根据语境给文中E处选填合适的语句。( )(只选序号)(2分)

A.凡有所学,定成性格。 B.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C.凡有所学,能不成性格? D.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哉?

【参考答案】

1.1)黠 2A.B.c.D. 2分,每处0.5分) 3B2分)

2010年山东省青岛市)

24.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自命题作文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习惯一词解释为:长期形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生活方式或社会风尚。

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 民间谚语:不良习惯会使人行为懒散,意志消沉,甚至会使人丧失羞耻心,损人害己。 良好的习惯使人终生受益,不良的习惯则贻害终生??

请以习惯为内容,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自选角度,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与真切体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2)半命题作文

题目:_______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将题目补充完整,自选角度,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与真切体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