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燕喜亭记》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燕喜亭记

太原王弘中在连州,与景常、元慧游。异日,从二人者行于其居之后、丘荒之间,上高而望,得异处焉。斩茅而嘉树列,发石而清泉激,辇粪壤,燔椔翳①;却立而视之:出者突然成丘,陷者呀然成谷,洼者为池而缺者为洞,若有鬼神异物阴来相之。自是,弘中与二人者晨往而夕忘归焉,乃立屋以避风雨寒暑。

既成,愈请名之。其丘曰俟德之丘,蔽于古而显于今,有俟之道也;其石谷曰谦受之谷,瀑曰振鹭之瀑,谷言德, 瀑言容也 ;其土谷曰黄金之谷,瀑曰秩秩之瀑,谷言容,瀑言德也;洞曰寒居之洞,志其入时也;池曰君子之池,虚以钟其美,盈以出其恶也;泉之源曰天泽之泉,出高而施下也;合而名之以屋曰燕喜之亭,取《诗》所谓鲁侯燕喜②者颂也。

于是州民之老,闻而相与观焉,曰:吾州之山水名天下,然而无与燕喜者比。经营于其侧者相接也,而莫直其地。凡天作而地藏之,以遗其人乎?弘中自吏部郎贬秩而来次其道途所经自蓝田入商洛涉淅湍临汉水升岘首以望方城出荆门下岷江过洞庭上湘水行衡山之下由郴逾岭。猿狖所家,鱼龙所宫,极幽遐瑰诡之观,宜其于山水饫闻而厌见也。今其意乃若不足。《传》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弘中之德,与其所好,可谓协矣。智以谋之,仁以居之,吾知其去是而羽仪③于天朝也不远矣。遂刻石以记。

(取材于《韩昌黎文集校注》)

【注】①燔椔翳:烧掉直立和倒伏的枯木。 ②燕喜:同宴喜,宴饮喜悦。《诗鲁颂閟宫》:鲁侯燕喜,令妻寿母。 ③羽仪:《易渐》中有语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旧时因以羽仪比喻居高位而有才德,被人尊重或堪为楷模。

8.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5分)

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景常、元慧游 游:游览,游玩。

B.其丘曰俟德之丘 俟:等候,等待。

C.而莫直其地 直:通值,认识到的价值。

D.宜其于山水饫闻而厌见也 饫:饱,多。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上高而望,得异处焉。

他们登上高地向远处看,发现了一个奇特的地方。

B.既成,愈请名之。

亭屋建成后,(王弘中)请求韩愈(我)给这些景观命名。

C.凡天作而地藏之,以遗其人乎?

大凡上天创造出佳境而大地保藏它,为了要送给那应得到它的人吧?

D.智以谋之,仁以居之。

他依凭自己的智慧得到燕喜亭佳境,又依凭自己的仁德居住在那里。

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燕喜亭所在地原来一直处在被埋没的状态,直到后来为王弘中一行人所发现。

B.文中燕喜亭各景的命名,有些着眼于景观的外在,有些侧重于表明主人德行。

C.王弘中已重新得到朝廷起用,不久将离开燕喜亭,作者期待他成为朝臣表率。

D.作品虽关涉山水风光,但是并不以描摹为重点,而是以其来映衬人物的品德。

12.《燕喜亭记》中说:弘中之德,与其所好,可谓协矣。意思是说,王弘中的品德,同他的所好之物是协调一致的。对于这种现象,你有什么看法?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作具体分析。(不少于200字)(12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8.(5分)弘中自吏部郎贬秩而来 / 次其道途所经 /自蓝田入商洛 / 涉淅湍 / 临汉水 /升岘首以望方城 / 出荆门 / 下岷江 / 过洞庭 / 上湘水 / 行衡山之下 / 由郴逾岭。

评分标准:标/处共有11处,断对两处得1分,断对10处得5分。断错两处扣1分,扣到零分为止。

9.(3分)A(游:交往,来往)

10.(3分)B(亭屋建成后,我请求让我给这些景观命名)

11.(3分)C(王弘中还未得到起用,不久将离开燕喜亭重返京城是作者的预测)

12.(12分)所好之物与君子之德必须在内在精神方面能够契合或呼应。

评分参考:君子当指智者、仁者、有德者,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长者尊者;所好之物应是能够体现君子德行的某种事物,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收藏。依据阅读延伸的基本要求把握。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太原人王弘中在连州任职,与景常、元慧两人交游密切。有一天,他带着这两人走到他居所的后边,在山丘荒地之间,登上高处向远处看,发现了一处独特的地方。砍去那里的茅草,一片树木就显露出来;挖开那里的山石,一股清澈的泉水就喷涌而出;搬掉污浊的泥土,烧掉枯死的杂树,然后退身到较远处仔细看:高出的地方突起成为山丘,低陷的地方裂开成了山谷,低洼的地方变成了池塘,缺陷的地方变成了山洞,就好像是有鬼神异物在暗地里帮助变成如此美景。从此以后,弘中与这两位友人,清晨就去那里游赏,入夜却忘了回家,于是,他就在这里建起一座亭屋来躲避风雨和寒暑。

亭屋建成后,我请求他们让我给这里的景观命名。我给那山丘命名为俟德之丘,表明它先前一直被淹没如今才显露出来,有耐心等待的涵养。给那石谷命名为谦受之谷,其中的瀑流命名为振鹭之瀑;谷名表明其主人的德行,瀑名则是形容它的外观。给那土谷命名为黄金之谷,其中的瀑流命名为秩秩之瀑;谷名是形容它的外观,瀑名是说明其主人的德行。给那山洞命名为寒居之洞,用以表明与当时的境况相符。给那池塘命名为君子之池,池子容量宏大就像主人有涵养,能够聚集各种美德;池水漫出就仿佛主人有作为,能够排除各种恶行。给那泉水的源头命名为天泽之泉,表明泉水源出高尚,流出之后又能施惠于人。把上述各种命名的涵义综合起来,就给这座亭屋命名为燕喜之亭,这是取《诗经》里所说的鲁侯燕喜的句子来颂祝它的主人。

因为这个缘故,连州百姓中的年长者,听说此事就结伴前来这里观赏,他们说:我们州的山水名扬天下,但是没有一处能够与燕喜亭相媲美。在附近生活劳作的人,他们的土地与这里连接,却没有人认识到这块地方的价值。 大凡上天创造出佳境而大地保藏它,就为要送给那应得到它的人吧?弘中由吏部员外郎贬官来到连州,路途所经过的地方依次是:从蓝田进入商洛,涉过淅水、湍水,到达汉水,登上岘首山,从这里能望见方城,然后出荆门山,下长江,穿过洞庭湖,溯湘水而上,一直走到衡山脚下,再由郴州跨过骑田岭。所经之处有猿猴以之为家的大山,有鱼龙居住的江湖,因此赏尽了深水远山中种种瑰丽奇怪的景致,照说他对于山水已经是听腻了看厌了。如今他喜爱山水之意竟然如此不觉得满足。《论语》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弘中的品德,同他爱好的事物,真可以说是协调一致了。他依凭自己的智慧得到燕喜亭这处佳境,又依凭自己的仁德居住在那里,我由此而知道他被朝廷起用而离开连州进居尊贵之位的时间不会太久了。于是写下这篇题记刻在石碑上。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