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教子》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教 子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①,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②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③。生子孩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④,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⑤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⑥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⑦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⑧! (选自《颜氏家训教子》)

【注释】①中庸之人:中等智力的人,普通人。 ②节:约束,限制。 ③匮:柜子。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柜。 ④稚:儿童。 ⑤笞(chī):用竹杖、荆条打。 ⑥恣:放纵。 ⑦诃:同呵。怒斥、喝斥。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下愚虽教无益(好处) 邑人奇之(认为奇特)

B. 师保固明(本来) 处处志之(做记号)

C. 宜诫翻奖(反而) 互相轩邈(高大)

D. 导习之矣(引导) 动心忍性(使坚韧)

8.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河曲智叟无以应

B. 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 义不杀少而杀众

C. 骄慢已习,方复制之 吾妻之美我者

D. 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9.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2分)

A.本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对于一般人,不早教育就不会明白事理。

B.作者主张对孩子的教育应及早进行,即使没条件胎教,也要在识人颜色,知人喜怒时,便加教诲,而不能等问题出来才教育。

C.作者认为赞誉孩子会给孩子带来灾祸,笞罚是唯一的好方法。

D.本文针对当时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的一些误区,说明教育子女的重要性和方法。处处从孩子发展的角度出发,言辞恳切,极其感人。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2分)

(2)诚哉斯语!(2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7.C(2分) 8.B(2分) 9.C(2分)

10.(1)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玉器,丝织品等,我从不敢虚报数目,一定用诚实之心对神说实话。(2分)

(2)这话确实有道理!(2分)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