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庚溪诗话》载:唐宣宗微时,以武宗忌之,遁迹为僧。一日游方,遇黄檗禅师同行,因观瀑布。黄檗曰:我咏此得一联,而下韵不接。宣宗曰:当为续成之。黄蘖云: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宣宗续云: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其后宣宗竟践位,志先见于此诗矣。
15、这首诗对瀑布作了人格化的描写,能体现这种拟人写法的词语有 和 等。(2分)
16、联句是古代作诗的方式之一,即由两人(或多人)共作而成,所表达的意思有所相关。上面这首诗就属于联句。从内容上看,上下两联中 和 的意思是相照应的。(2分)
17、《庚溪诗话》中说唐宣宗志先见于此诗矣。你读出《瀑布》一诗中包含了他怎样的志?请联系具体诗句,说说你的理解。(4分)
参考答案: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和一段文,完成1517题。(8分)15、不辞(劳);留(得住);(终)归(作波涛亦可)(2分)16、千岩万壑和溪涧/不辞劳和终归(大海)/出处高和作波涛(2分)17、溪涧,照应第一句的千岩万壑,溪涧式的安逸不能使瀑布满足,它心向大海,不断开辟前程。岂能与终归前后呼应,表现出一往无前的信心和决心。作波涛三字体现出豪情壮怀。这一联寄寓了唐宣宗不甘落寞、思有作为的情怀。尽管暂时地位不显,但决不满足现状,志存高远,并且不惧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能结合具体诗句的分析,写出主要意思即可,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