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多点“求异”思维》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多点求异思维

江曾培

  ①读季羡林的《朗润琐言》,内中不少论述富有独到见解,甚至与一些学者的看法高度不一致,常有辩驳诘难之词。先生主张学术上要求异存同。

  ②学术研究贵在出新,不宜陈陈相因,只是踏着前人的脚印走路,或按着别人的腔调吆喝,而是要有所发现,有所前进。这就要有异于前人和异于他人之处。自然,求异并非完全排斥同,异也含有共同的知识和认识,遵循共同的原则和规律,不过,异却是它的独特价值所在。因而对学术研究来说,是要在异中存同,而不是以同化异。

  ③求异存同的治学之道,历来为学界有识之士所信奉。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强调一本而万殊,不要倚门傍户、依样葫芦,不要以水济水,而要重视一偏之见、相反之论,着眼理会其不同处,正是强调学术研究应当求异存同。学术研究就是要在求异中创新,在求异中发展。

④至于文艺创作则更应求异。因为,文艺创作是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精神劳动,如果雷同重复,就会失去任何价值,是故脱窠臼,创新意,成为文艺创作的首要品质。清代的李笠翁在《闲情偶寄》中说:东施之貌,未必丑于西施,止为效颦于人,遂蒙千古之诮。齐白石更告诫后人:学我者活,似我者死。巴尔扎克关于第一个形容女人像花的是聪明人,第二个形容女人像花的是傻子的话,也是说明文艺创作不能嚼别人嚼过的馍,要求异求新。双百方针是发展文化艺术的根本方针,要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关键是要有众多不同色彩的花在放,有众多不同声音的家在鸣,倘若千花一色,百家一声,只有同,没有异,也就不见什么双百方针了。

⑤实际上,求异存同所体现的创新创造精神,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张扬。时下不少企业的产品生产,都喜欢用一个口号,叫做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这里的有、优、强,就是以异求发展,以异求提高。如此求异求变,正是当前时代创新精神的体现。

  ⑥要做到求异存同,而不是求同存异,需要解放思想,突破常规思维。人们熟知的司马光砸缸和曹冲称象的故事,就是求异思维闪光的产物。在学术研究和文艺创作中,要像季羡林先生所主张的那样求异存同,发展求异思维,把努力的重点落在求异上。

  (《文汇报》2012年2月4日

  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四段列举的四个理论论据都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它们是怎样避免雷同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司马光砸缸和曹冲称象是怎样突破常规思维来求异存同的?它的现实意义有哪些?请作具体分析。(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5.①首先,提出学术上要求异存同。②其次,分析学术研究求异存同的原因。③再次,阐述求异存同适用的领域。④最后,指出做到求异存同的条件。

  16.(1)论证的观点:文艺创作是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精神劳动,它的首要品质是求异求新。(2)①正反结合:第一、二、三个理论论据是反面论据,第四个理论论据是正面论据。②古今中外结合:第一、三个是古代理论论据,第二、四个是现代理论论据;第一、二、四个是中国的理论论据,第三个是外国的理论论据。③直引和引释相结合:第一、二个是直接引用,第二、四个是先引后释。(答出其中两条即可)

  17.(1)司马光砸缸:救溺水之人的常规思维是使人离开水,而司马光却用砸缸的办法使水离开人。方法迥异,但目的和结果均同救人。(2)曹冲称象:称东西的常规思维是直接把称的东西放在称上,而曹冲却通过称与大象等重的可以放到称上的一堆石块的重量,来间接地称出无法放到称上的大象的重量。称的对象虽异,但重量相同。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