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浅说
黄毓磺
辞典上时尚直白的释义就是一时风尚作为社会流变、生活迁移、价值更迭驱动下的潮汐式性相①,主要是审美旨意、心理趋向在公众与日常的表征。其公众性、盲动性、愉悦性以及可仿效性的自身特质,决定了它浪打浪般的生长,成就其推进演化的广度、强度和速率;还不妨说,时尚作为时代的情感表征,乃是一个时代的种种合力使然。虽然其行也不远,此起彼落,时有变更,却不随一己好恶而兴废,不因拒之纳之而行止,称得上是一位无翼而飞、天生天杀的主儿。
同时,时尚也并非可以简单地一面而论。其本身也具备种种包容的可能:既可孕育诞生之契机,亦可成为溃靡之温床,事情确实存在两面性。因势利导因而成为可能,圣者时也的名言,我行我素的标榜,也因而都在大本大宗的道理之内,是从不同侧面说明了人在自然化了的客体面前的主观选择和临世态度。
不妨说,趋时是人类的天性,要不然,ok 、bye bye也不至于那么频频挂到男男女女的嘴边。这一方面说明人的顺变能力,另一方面呢,也就说明了人的从众心理――他那样说的时候,未见得自己多么酷爱英语。可见趋时大体指向外部关涉,关涉面子上的事,跟自己内心的好恶关系是不太大的。这原本毋庸置疑,须得一议的是:这里的时尚很可能成为一种压力,压迫人们划一了心志和产生超水平的企求。诸如就业上某些职岗的过冷过热,诸如婚嫁时房子、车子被列为必要前提――面对种种时尚如鹜趋之或心理失衡,人们有理由拒绝安分守己、安贫乐道的慰勉,也同样有必要顾及具体的现实条件和属于自己的选择。
如果说人除了是一种物质存在还分明是一种精神存在,那么,与时俱进跟顺时迁变就不能是一回事。而且,执著于精神性的人还往往抱持跟时尚对视的姿态,所谓不随俗沉浮,大体描述了在物性和物化了的时尚面前保持一份心灵的高傲
不合时宜归根结底是一种精神境界,是抗尘走俗与超尘脱俗的起始点。我们无法在普遍的层面上要求人们都成就为精神上的庞然大物,可以肯定的则是:一个精神强健的人,一个有作为的人,一个不失尊严的人,无论是在春风得意中走马,还是在艰难困顿中蹒跚,都不能是一个失落自我而为时尚左右的人。
(摘编自《啄木鸟》)
「注]①性相:梵语,性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相是事物外观的表相。
10.下列对文章所说的时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一个时代的种种合力所形成的一时风尚,主要是审美旨意、心理趋向在公众与日常的表征。
B.其公众性、盲动性、愉悦性和可仿效性特质,决定了其演化的广度、强度和速率的不断推进。
C.流行时间虽然不长,但不管人们是喜欢、接纳,还是厌恶、拒绝,也只能追随它的发展方向。
D.存在两面性,既可以成为淘汰旧事物、孕育新生事物的契机,也会成为酿造腐朽奢靡的温床。
11.文章说,趋时是人类的天性。请简要阐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答:
12 应如何正确面对时尚?请简要概括文章的观点。(3分)
答: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0 . ( 3分)答案:C
11. ( 3分)【要点】①人具有顺变能力,能适应时尚。②人有从众心理,往往会趋时逐流。③人都爱面子,易于顺从时尚的压力。
(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12. ( 3分)答案:【要点】 ①要顾及具体的现实条件,不超越实际追求时尚。②在时尚面前要有自己的选择。③要保待心灵的高傲,任何情况下都不为时尚所左右。(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