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6分)
①范宣,字宣子,陈留人也。年十岁,能诵《诗》《书》。尝以刀伤手,捧手改容。人问痛邪,答曰:不足为痛,但受全之体而致毁伤,不可处耳。家人以其年幼而异焉。少尚隐遁,加以好学,手不释卷,以夜继日,遂博综众书,尤善《三礼》。家至贫俭,躬耕供养。亲没,负土成坟,庐于墓侧。太尉郗鉴命为主簿,诏征太学博士、散骑郎,并不就。家于豫章,太守殷羡见宣茅茨不完欲为改宅宣固辞之。庾爰之以宣素贫,加年荒疾疫,厚饷给之,宣又不受。爰之问宣曰:君博学通综,何以太儒?宣曰:汉兴,贵经术,至于石渠之论①,实以儒为弊。正始②以来,世尚老庄。逮晋之初,竞以裸裎③为高。仆诚太儒,然丘不与易。宣言谈未尝及《老》《庄》。客有问人生与忧俱生,不知此语何出。宣云:出《庄子至乐篇》。客曰:君言不读《老》《庄》,何由识此?宣笑曰:小时尝一览。时人莫之测也。 ②宣虽闲居屡空,常以讲诵为业,谯国戴逵等皆闻风宗仰,自远而至,讽诵之声,有若齐、鲁。太元中,顺阳范宁为豫章太守,宁亦儒博通综,在郡立乡校,教授恒数百人。由是江州人士并好经学,化二范之风也。年五十四卒。著《礼》、《易论难》,皆行于世。 (节选自《晋书儒林传》) 【注】①石渠之论:石渠是西汉皇室藏书阁的名称,汉宣帝曾邀集当时诸多儒学大家在此阁中讲论五经异同。 ②正始:三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