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重山·绿树莺啼春正浓》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绿树莺啼春正浓,钗头青杏小,绿成丛。玉船风动酒鳞红。歌声咽,相见几时重?
车马去匆匆,路随芳草远,恨无穷。相思只在梦魂中。今宵月,偏照小楼东。

(1)上阕前三句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下阙是如何表现情感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参考答案
(1)以景衬情。前三句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画面,黄莺在绿树丛中啼鸣。小小的青杏如钗头一般大小,营造了富有生机活力,春意正浓的意境,反衬离别的忧伤。
(2)直抒胸臆,以恨无穷直接抒发离别后惆怅之情。虚实结合,实写目送车马渐行渐远,想象别后只能梦中思念,虚实结合,表达别后相思之情。借景抒情,今晚的月光偏照小楼东,更添相思之苦。
 


 

翻译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绿树莺啼春正浓,钗头青杏小,绿成丛。玉船风动酒鳞红。歌声咽,相见几时重?
车马去匆匆,路随芳草远,恨无穷。相思只在梦魂中。今宵月,偏照小楼东。

注释

①相见几时重:几时重相见。

【作品鉴赏】

《小重山·绿树莺啼春正浓》上片写暮春送别,下片写别后相思,以景衬情,思绪绵绵

这首词抒发伤离惜别之情。上片写暮春送别,莺啼、歌咽,无限眷恋。下片写别后相思。芳草路远,幽恨无穷。月照小楼,撩人相思。全词以景衬情,思绪绵绵。造语婉妙,余味悠长。

作者简介

何大圭
何大圭何大圭,字晋之,安徽广德人,南宋初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进士,年仅十八岁。宣和元年(1119),太学录,六年(1124),秘书省正字。迁秘书省著作郎。建炎四年(1130),为滕康、刘珏属官,坐失洪州除名岭南编管。绍...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