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雁门太守行》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雁门太守行》

(1)诗的三四两句是从哪些角度描写战地气氛的?

(2)试评析此诗的著色效果。

(3)历来评论家都很推崇黑云压城城欲摧中的压字,试赏析压的妙处。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1. (1)分别从视觉、听觉两个方面铺写阴寒凄切的战地气氛。

(2)诗用金色、胭脂色、紫红色和黑色、白色、玉白色等绮丽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

(3)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1)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C.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请你自选一个角度,对它进行赏析。(2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3.(1)(2分)C (2)(2分)示例:角度一,意境雄浑。运用想象的黑云和日光来造境造意,色彩浓烈,想象奇特。角度二,巧用修辞。运用比喻和夸张渲染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运用对偶,音韵和谐。角度三,感情浓郁。歌颂守边将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选取角度和赏析各1分。选取以上任一角度或另选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均可。)

21.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 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C.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2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请你自选一个角度,对它作点赏析。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21.(2分)C

22.(2分)示例:角度一,意境雄浑。运用想象的黑云和日光来造境造意,色彩浓烈,想象奇特。角度二,巧用修辞。运用比喻和夸张渲染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运用对偶,音韵和谐。角度三,感情浓郁。歌颂守边将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选取角度和赏析各1分。选取以上任一角度或另选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均可。)

10.这首诗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11.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磷开.一句中压和 开字用的好,历来被人们称道,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何处。(4分)

答: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0.这首诗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誓死报国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诗人立志报国(尽忠报国)的决心。

11. 压是逼迫的意思,敌军像黑云一样压向城头,想把城摧毁。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的揭示出来;开 写出了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雄姿英发,士气高昂和敌军形成鲜明对比。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