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传是楼记》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传是楼记

汪琬

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区为经史子集四种,经则传注义疏之书附焉,史则日录、家乘、山经、野史之书附焉,子则附以卜筮医药之书,集则附以乐府诗余之书,凡为橱者七十有二,部居类汇,各以其次,素标缃帙,启钥灿然。于是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何以传女曹哉?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每欲传其土田货财,而子孙未必能世富也;欲传其金玉珍玩、鼎彝尊斝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宝也;欲传其园池台榭、舞歌舆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娱乐也。吾方以此为鉴。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遂名其楼为传是,而问记于琬。琬衰病不及为,则先生屡书督之,最后复于先生曰:

甚矣,书之多厄也!由汉氏以来,人主往往重官赏以购之,其下名公贵卿,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或亲操翰墨,及分命笔吏以缮录之。然且裒聚未几,而辄至于散佚,以是知藏书之难也。琬顾谓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是故藏而勿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是则呻占记诵之学所为哗众而窃名者也,与弗读奚以异哉!

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善读书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书者而能如是乎!

今健庵先生既出其所得于书者,上为天子之所器重,次为中朝士大夫之所矜式,藉是以润色大业,对扬休命,有余矣,而又推之以训敕其子姓,俾后先跻巍科,取宦仕,翕然有名于当世,琬然后喟焉太息,以为读书之益弘矣哉!循是道也,虽传诸子孙世世,何不可之有

若琬则无以与于此矣。居平质驽才下,患于有书而不能读。延及暮年,则又跧伏穷山僻壤之中,耳目固陋,旧学消亡,盖本不足以记斯楼。不得已勉承先生之命,姑为一言复之,先生亦恕其老悖否耶?

【注】①缃帙:浅黄色的书套。②彝:古代橙酒的器具,也泛指祭器。斝:古代盛酒的器具。③呻占:诵读。

16.对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素标缃帙,启钥灿然 素:向来

B.然且裒聚未几 裒:聚集

C.次为中朝士大夫之所矜式 矜式:敬重效法

D.俾后先跻巍科 俾:使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最后复于先生曰 翕然有名于当世

B.筑楼于所居之后 以为读书之益弘矣哉

C.先生亦恕其老悖否耶 今健庵先生既出其所得于书者

D.部居类汇,各以其次 子则附以卜筮医药之书

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一段介绍了徐健庵的言行,徐健庵觉得传土地、金玉珍玩、古董文物、园宅房产等给子孙后代,还不如传一些书,因为书能给子孙带来财富和官职。

B.第二段作者以藏之之难守之之难读之之难三个排比长句,逐层深入展开,指出最难的是能够从书中汲取立身处世之道,并身体力行。

C.作者以古之善读书者作铺垫,赞扬先生能运用从书中得到的知识处事,所以上得天子敬重,次为朝中官员敬重,还能教育子孙后代。

D.这篇文章从题目看,是记叙文,从行文看却是一篇议论文。论证过程有立有破,语言骈散结合,文章集记叙、抒情、议论于一体,更显得摇曳多姿,引人入胜。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善 读 书 者 根 柢 于 性 命 而 究 极 于 事 功 沿 流 以 溯 源 无 不 探 也 明 体 以 适 用 无 不 达 也 尊 所 闻 行 所 知 非 善 读 书 者 而 能 如 是 乎

20.把文中画线句子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每欲传其土田货财,而子孙未必能世富也。(4分)

(2)循是道也,虽传诸子孙世世,何不可之有?(3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