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岳阳楼记》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知识点梳理

  1、字词:

  谪守:守,做的长官。 越:及、到。

  具:通俱,全,都。 属:通嘱。

  胜状:胜景,好景色。 浩浩汤汤:水波浩荡的样子。

  横无际涯:横,广远。际涯,边。 晖:日光。

  备:详尽。 南极潇湘:极,尽。

  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开:放晴。

  薄:迫近。 景:日光。

  集:停息。 郁郁:草木茂盛。

  把酒临风:把,持、执。 去国还乡:去,离开。

  谗:说坏话。 偕:一起。

  归:归依。

  2、翻译:

  ⑴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译文:(这时迁客骚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而十分悲伤.

  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⑶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译文:(这是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被置之度外,(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

  3、问答题:

  ⑴文中二者之为中的二者具体指的是:(用原文回答)

  答:______迁客、骚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的是什么人?

  进________居庙堂之高_______ 退____处江湖之远_____________

  ⑶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指的是具有什么样思想的人?暗指谁?作者赞古仁人的实际目的是什么?

  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人。

  作者暗指滕子京,目的是赞美并慰勉自己的朋友。

  ⑷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滕子京的劝勉。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