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研讨与练习说明
深圳市龙华中学 邓拥军整理
一 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所写的七件小事,然后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
本题要求学生默读后,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概括七件小事,体现的是对学生默读能力、整体把握能力和概括能力的要求和训练。
|
第一件事
|
蔡老师假装发怒
|
第二件事
|
蔡老师教我们跳舞
|
第三件事
|
蔡老师让我们观察蜜蜂
|
第四件事
|
蔡老师教我们读诗
|
第五件事
|
我们喜欢、亲近蔡老师
|
第六件事
|
蔡老师排除我和伙伴之间的小纠纷
|
第七件事
|
我睡梦里寻蔡老师
|
二
记叙性文章常常有一条线索,写作思路就是围绕线索展开的。本文除叙事外,还有一条情感线索贯穿其中,试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说明。
本题意在让学生注意叙事文章的线索,并更深地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
本文的感情线索是回忆、依恋、思念我的
蔡老师。
文章以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
师蔡芸芝先生一句开头,引出对
蔡老师的回忆。
接着,文章列举有
关蔡老师的七件小事,不仅写出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真挚感情,更表达了作者对
蔡老师的深深依恋,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接近呢?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她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
最后,文章以我是多么想念我的
蔡老师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
蔡老师呢等,直接抒发了对
蔡老师的思念之情,与开头相呼应。浓厚的感情贯穿全文,使文章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三
本文的感情不是荡漾在字面上,而是蕴含在平实的字里行间,像一股涓涓细流,绵长深远。结合括号中的提示,揣摩下边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1、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老师真的要打我吗?大家为什么都笑了?)
2、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这里为什么用狡猾一词呢?)
3、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不由得默默急于模仿表现了我们怎样的感情?)
4、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本文全篇用第三人称指代蔡老师,这里改用第二人称你,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揣摩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特殊意蕴。
1.这句话中,好像和轻轻两个词语,把蔡老师假装发怒的情形形象地写出来,而大伙笑了,她也笑了的处罚结果更是把老师的慈爱、儿童的机灵、师生间的亲密友善充分表现出来。
2.狡猾本是贬义词,这里作者在它前面加了限制成分儿童的,这样它就具有了调皮淘气的意思。作者这样用词,形象地写出了我天真调皮的神态,反映了我与蔡老师非常亲近的心理状态。
3.学生对老师的爱首先体现在学习、模仿上。不由得默默急于模仿表现了学生对蔡老师的喜爱、依恋之情。
4.使用第二人称更便于直接抒情。行文至此,文章改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蔡老师,可见,记忆唤醒了我对蔡老师的强烈的思念,一个你字,把作者对蔡老师至今仍怀有的思念、崇敬的思想感情充分表达出来。
四
从你上学以来,哪位老师给你的印象最深刻?用一两个事例,写写这位老师。不少于
200字。
此题意在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法,调动记忆中的素材,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