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清明节可以成为“我们的节日”》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清明节可以成为我们的节日

周龙

清明临近,合肥市文明办提出将在全市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此消息一出,有市民认为,不该把本属于逝者的清明节称作我们的节日,有网友则调侃该标语穿越阴阳两界,确实有些雷人。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避谈生死,连孔圣人在被问及生死问题时,都以未知生,焉知死给搪塞了过去。在很多普通百姓心目中,清明节就是扫墓、上坟,文雅一点顶多也是祭祀先祖、缅怀先烈。有公众质疑我们的节日,似乎在情理之中。

但从清明节的起源来看,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首先是农耕的一个时间节点,清明前后,点瓜种豆与植树造林,莫过清明这样的农谚都反映了清明节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只是随着历史的演进,寒食、祭祖、踏青等文化元素不断融入,清明节也由起初单纯的农业节气,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节日。可以说,清明节并非天然就是祭祀,只不过人们后来约定俗成地选择了在清明节祭祀。

清明节本来是轻松的,南宋诗人吴惟信曾在《苏堤清明即事》一诗中写到: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清明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经过了漫长的严寒之后,人们终于可以在春光之中外出踏青,感受生命的美好。因此,我国自古便有清明节踏青和开展多种体育活动的习俗,登山、拔河、荡秋千、放风筝等活动成为清明节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通过种种亲近自然的户外活动,人们也表达出对现实生活的热爱。

或许是因为享受了明媚春光的美好之后,人们觉得有必要与逝者分享,奉行百善孝为先的中国人选择在这天祭祖,赋予了清明节一些怀念的内涵。既赞颂生命、追求生活,又追寻先人、寄托哀思;既有欢乐赏春的气氛,又传达慎终追远的感伤;既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活景象,又处处体现着生离死别的悲痛清明节成了这样一个百感交集的日子。

其实,作为华夏文明特有的文化符号,清明节实现了哀与乐并存、敬与畏同在,这些看似难以融合的矛盾体,恰恰是我们民族的性格和特点所在:在享受美好生活之时,因想到逝者,而不至于轻浮放浪;在追思故人的时候,因看到生活之清丽美好,又不至于过度沉重。

因此,对于清明节这样有着深厚传统文化积淀的节日,不用再赋予它更多新的文化内涵,我们需要做的是打破传统文化中杂糅交融的旧习惯,剥离和分清清明节的各个内涵。如果梨花风起吸引人们热爱生命的行动,就会打消很多人对我们的节日的质疑,也能让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并在更广的范围内发扬光大。

(选自2013年4月3日《光明日报》)

13.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 合肥市的网民认为应该把本属于逝者的清明节称作我们的节日。

B. 孔子说过未知生,焉知死,这说明中国文化中有重视生死的传统。

C. 清明节其实并非天然就是祭祀,起初它只是单纯的农业节气而已。

D. 清明节能吸引人们参加热爱生命的行动,已很好地融入了现代生活。

14. 下列的说法,不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 有公众质疑清明节为我们的节日的说法,在情理之中。

B. 清明节中亲近自然的户外活动,表达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C. 清明节这天进行祭祖活动,有追寻先人、寄托哀思的感伤。

D. 清明节有着深厚传统文化积淀,值得再赋予新的文化内涵。

15.阅读下面的句子,概括出合肥市文明办与某些市民、网友的观点和理由。(4分)
清明临近,合肥市文明办提出将在全市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此消息一出,有市民认为把本属于逝者的清明节称作我们的节日,有网友则调侃该标语穿越阴阳两界,确实有些雷人。

①合肥市文明办认为:

②某些市民、网友认为:

16.清明节有哪些主要的文化内涵?且有哪些与之相关的主要活动?请分点陈述。(4分)

17.作者认为清明节实现了哀与乐并存、敬与畏同在,这些看似难以融合的矛盾体,恰恰是我们民族的性格和特点所在 。我们还有许多传统节日也能如此体现的民族的性格和特点?请从下列四个的传统节日中选择一个作简要分析。(4分)

A.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B.七夕(农历七月初七)

C.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D.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