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明传
李叔明,字晋,阆州新政人。本鲜于氏,世为右族。兄仲通,字向,天宝末为京兆尹、剑南节度使。兄弟皆涉学,轻财务施。
叔明擢明经,为杨国忠剑南判官。乾元中,除司勋员外郎,副汉中王瑀使回纥,回纥遇瑀慢,叔明让曰:大国通好,使贤王持节。可汗,唐之婿,恃功而倨,可乎?可汗为加礼。复命,迁司门郎中。
东都平,拜洛阳令,招徕遗民,号能吏。擢商州刺史、上津转运使。迁京兆尹,久之,以疾辞,除太子右庶子。崔旰扰成都,出为邛州刺史。旰入朝,即拜东川节度使、遂州刺史,徙治梓州。
建中初,吐蕃袭火井,掠龙州,陷扶、文、远三州。叔明分五将邀击,走之,以功加检校户部尚书。梁崇义阻命,诏引兵下峡,战荆门,败其众,襄州平,迁检校尚书左仆射。
德宗幸兴元,出家赀助军,悉衣币献宫掖,加太子太傅,封蓟国公。初,东川承兵盗,乡邑雕破,叔明治之二十年,抚接有方,华裔遂安。后朝京师,以病足,赐锦辇,令宦士肩舁以见,拜尚书右仆射。乞骸骨,改太子太傅致仕。
贞元三年,卒,谥曰襄。始,叔明与仲通俱京兆尹,及兼秩御史中丞,并节制剑南,又与子昇俱兼大夫,蜀人推为盛门。
叔明素恶道、佛之弊,上言曰:佛,空寂无为者也;道,清虚寡欲者也。今迷其内而饰其外,使农夫工女堕业以避役,故农桑不劝,兵赋日屈,国用军储为斁耗。臣请本道定寺为三等,观为二等,上寺留僧二十一,上观道士十四,每等降杀以七,皆择有行者,馀还为民。德宗善之,以为不止本道,可为天下法,乃下尚书省杂议。
子昇,以少卿从德宗梁州。叔明严敕以死报,故昇有功,擢禁军将军。贞元初,迁太子詹事。坐郜国公主,贬罗州别驾。
叔明素豪侈,在蜀殖财,广第舍田产。殁数年,子孙骄纵,赀产皆尽。世言多藏者以叔明为鉴云。
(选自《新唐书》)
5.表述以下语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弟兄皆涉学,轻会计施(2)以疾辞,除皇太子右庶子
(3)剃度赀助军,悉衣币献宫掖(4)乞骸骨,改皇太子太傅致仕
6.请归纳李叔明的故事情节。(每点归纳不超出4个字)(2分)
7.以下对全文相关內容的解析和归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李叔明是阆州新政策人,世世代代为豪族,他的亲哥哥叫李仲通,天宝末年出任京兆尹、剑南观察使。她们兄弟二人都会课业层面较认真。[来源于:Zxxk.Com]
B.李叔明出使回纥时。回纥人对汉中王礼数简慢,他对它进行了有理有节的指责,最后使回纥可汗了解来到不正确。后被升级成司门陪王。
C.东川地域有兵盗侵蚀,村庄凋破。李叔明再此整治了二十年,抚慰、接受有策,该地域才稳定。
D.李叔明衣食住行的阶段佛、道风靡,许多人为因素躲避劳役、兵役和地方税,竞相信佛教无线信道,导致國家财用国防贮备大大减少,后被德宗加以限定。
8.把原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语法。(10分)
(1)叔明让曰:大国通好,使贤王持节。可汗,唐之婿,恃功而倨,可乎?(4分)
(2)德宗善之,认为不仅本道,能为天地法,乃下尚书省杂议。(3分)
(3)殁多年,子孙后代骄横,赀产皆尽。世言多藏者以叔明为鉴云。(3分)
答案
5.务:致力于,专力从业。辞:回绝,不接纳。悉:尽其所有。致仕:交回官衔,离休。
6.好善乐施,做官有策,屡建军功,衣食住行豪侈
7.D[分析]后被德宗加以限定不符全文。
8.(1)李叔明责怪(她们)说:人们大国与大家通好,特遣贤王持符节出使。(大家)可汗,就是我大唐官府的姑爷,却倚仗贡献高傲,能够那样吗?
得分提议:共4分。让恃倨,句子通畅各1分。
(2)德宗觉得非常好,觉得不只李叔明所属的行政区域可用,能够被天地效仿,因此就交货尚书省商讨。
得分提议:共3分。善,为天地法下各1分。
(3)他人死之后两年,他的子孙后代蛮横放肆,钱财财产都赔光了。大家都传闻说财产丰富的人都要以叔明的遭受为效仿。
得分提议:共3分。殁多藏者鉴各1分。
古语译注:
李叔明,字晋卿,阆(lng)州新政策人。本鲜于氏(本姓鲜于),世为右族(名门天雄)。兄\仲通,字向,天宝末为京兆尹、剑南观察使。弟兄皆涉学(科学研究大学问),轻会计施(务:致力于。善于施舍)。
叔明擢明经(隋炀帝置明经、进士二科。以经义取者为明经,以诗赋取者为进士。明代时是对贡生的敬称),为杨国忠剑南判官。乾元中,除\司勋员外郎,副(做副使)汉中王\瑀\使(出使)回纥,回纥遇(看待)瑀慢(懈怠,高傲),叔明让(责怪)曰:大国通好,使贤王持节(古时候使臣领命交通出行,必执符节认为凭据)。可汗,唐之婿
,恃功而倨(倨傲),可乎?可汗为加礼(厚于基本的礼仪知识,也可以说以诚相待)。复命,迁\司门陪王。
东都平,拜洛阳市令,招揽(招:招抚;徕:犒劳)遗民,号\能吏。擢商州刺史、上津转运使。迁京兆尹,时间一长,以疾辞,除\皇太子右庶子。崔旰(gn)扰(侵犯)成都,出为邛州刺史。旰入朝,即拜东川观察使、遂州刺史,徙治(转移地区官署所在城市)梓州。
建中初,吐蕃袭火井,掠龙州,陷(攻占)扶、文、远三州。叔明分五将邀击(拦击,截击),走之,以功加检校户部尚书。梁崇义\阻命(抵触王
命,也说谋反),诏率兵下峡,战荆门,败其众,襄州平,迁检校尚书左仆射。
德宗幸(皇上驾临某省,叫幸)兴元,剃度赀(家产)助军,悉(形容词,尽其所有)衣币(衣服裤子和钱财)献宫掖(指宫廷。掖,掖庭,宫里的旁舍,妃子定居的地区。),加太子太傅,封蓟国公。初,东川承(遭受)兵盗,乡邑凋破(凋敝),叔明治之二十年,抚接(抚慰,接受)有策,华籍(指在我国中原和偏远地区)遂安。后\朝京师,以(由于)病足,赐锦辇,令宦士肩舁(肩舆抬着轿子)以(来)见,拜尚书右仆射。乞骸骨(古时候官员因年迈恳求退职的一种叫法:使尸骸足以归葬家乡。简作乞骸),改\皇太子太傅\致仕(辞掉官衔)。贞元三年,卒,谥曰襄。始,叔明与仲通俱尹(形容词,整治)京兆,及兼秩(担任)御史中丞,并\控制(一做观察使;二指挥者,所管)剑南,又与(儿)子(李)升俱兼(担任)医生,蜀人推为盛门(名门,望族)。
叔明素(向来,素来)恶(憎恨,反感)道、佛之弊,上言曰:佛,空寂潜山者也;道,清虚寡欲者也。今迷其中而饰另外(如今大家心里迷途而只装饰其表面),使农家工(匠人)女(织女)堕业(荒芜本业)以(来)避(避开)役(劳役),故(因此)农桑(农作与桑蚕,代指农业)不劝(勤恳,勤奋),兵赋日屈(兵赋日趋降低),国(國家)用(财用)军(国防)储(贮备)为斁耗(yho耗损)。臣请本道(古时候行政区域划分名)定寺(寺院)为三等,观(道观)为二等,上寺留僧二十一,上观法师十四,每等降杀(shi,降低,减省)以七,皆择有行(品行)者,馀(其他)还民利。德宗善(觉得好,赞成)之,认为(觉得)不仅本道,能为(被)天地法(效仿),乃(因此,就)下(交货)尚书省杂议(相互商讨)。
子升,以(以的职位
)少卿从德宗梁州。叔明严敕(劝诫,嘱咐)以死报,故升有功,擢\禁军大将。贞元初,迁\皇太子詹事。坐(由于)郜国小公主,贬罗州别驾。
叔明素豪侈(奢华奢华),在蜀殖财(做生意),广(扩张)第舍(住房)田产。殁(死)多年,子孙后代骄(蛮横)纵(放肆),赀产(钱财财产)皆尽。世言\多藏者以叔明为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