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郑人买履》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郑人买履
原文
郑人有欲②买履者③,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阅读训练及答案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① 而置之其坐。(坐同座)
  ② 反归取之。(反同返)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D)
  A 先自度其足 B 宁信度
   何不试之以足 无自信也
  C 郑人有且置履者 D 先自度其足
  遂不得履吾忘其度
3、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
  (1)反归取之(尺码)(2)何不试之以足(履)
  (3)至之市而忘操之(到)(尺码)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用括号补出省略的内容。
  ①而置之其坐而置之[]其坐。②及反,市罢,遂不得履。等他赶回来时,集市已经关了,(他)终于没买到鞋。
5、为什么这位郑人会宁信度,无自信?
  [提示]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

 

8、给天赋加点字拼音并表述。

(1)先自度其足()()(2)吾忘持度()()

(3)宁信度()()

9、汉语翻译以下语句。

郑人有欲买履者,

先自度其足,

而置之其坐。

10、《郑人买履》告知人们哪些大道理?

11、研究:原文中之字共出現五次,他们的含意一样吗?随意挑选三句,讲讲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者有哪些功效。

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反归取之()为何不试之以足()

答案

8.(1)do量(长度)(2)d规格\尺码(3)d规格\尺码

9.郑国有一个想买鞋的人,他先自身精确测量脚的尺码,随后把精确测量出的尺码放到自身的坐位上。

10.这则寓意故事讥讽了这些做事过度呆板,只信教条,讲方式,不敢相信具体的人,告知大家办事不可以太过拘泥形式,要重视具体。

11.而置之其坐(脚的规格)至之市(到、往)而忘操之(脚的规格)

注解

1.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在现如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2.欲:即将,要想。

3.者:定语后置,(如何)的人。

4.先:最先,事前。

5.度(du):考量。动词,用直尺量度的含意

6.而:顺承连词意指随后

7.置:动词,放,搁在。

8.之:代词,它,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9.其:代词,他的,指郑人的。

10.坐:通座,坐位。

11.至:直到。

12.之:动词,到去,前去。

13.操:动词,拿、带上。

14.已:時间介词,早已。

15.得:获得;取得。

16.履:专有名词,靴子,革履。

17.乃:因此(就)

18.持:动词,拿,在文中中通操。

19.度(d):专有名词,量好的尺码,这儿作动词用,即测算、精确测量的含意。

20.之:文言代称,这儿指量好的尺码。

21.操:劳碌,随身携带拿着的含意

22.及:直到。

23.反:通返,回到。

24.罢:本义散了,完成的含意,这儿指集市早已散伙。

25.遂:最后。

26.曰:说。

27.宁(nng):介词,宁愿,宁可。

28.无:虚空,沒有,这儿是不可以、不能的含意。

29.信心:信自己。

30.以:用。

31.吾:我。

32.市罢:集市散了

33.至之市:直到前去集市。

喻意

这则寓意故事讥讽了这些固守教条,墨守成规,不知道随机应变的人。

启发

这一小故事告知大家:看待事情要会灵便随机应变,不可以墨守成规,固守教条。

基础理论点一下

这则寓意故事根据郑人买鞋子的小故事,描绘了一个宁愿坚信尺码,也不敢相信自身的脚的墨守成规的故事情节。
 

译文翻译

有一个要想买鞋的郑国人,先精确测量好自身脚的尺码,把尺码放到他的坐位上,直到前去集市,却忘记了带量好的尺码。早已取得靴子,就说:我忘掉带量好的尺码了。就回到家取走量好的尺码。直到他回到集市的情况下,集市早已散了,最终郑国人未能购到靴子。

许多人问她说:为何无需自身的脚去试一试呢?

她说:我宁愿坚信量好的尺码,也不敢相信自身的脚。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