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惊弓之鸟》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惊弓之鸟
异日(1)者,更羸(gēng li)(2)与魏王处京台(3)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4)魏王曰:臣为王引(5)弓虚发(6)而下鸟(7)。魏王曰:然则(8)射可至此乎(9)?更羸曰:可。有间(10),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11)也。王曰:先生何以(12)知之?对曰:其飞徐(13)而鸣悲。飞徐者,故(14)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15),而惊心未去(16)也。闻弦音引(17)而高飞,故(18)疮(19)陨(20)也。
(选自刘向《战国策楚策四》)


阅读练习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射下)鸟
B、其飞徐(缓慢)而悲鸣
C、故疮(旧伤)陨也
D、然(然而)则射可至此乎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处京台之下/虚发而下之(下)
B、虚发而下之/先生何以知之(之)
C、飞徐而悲鸣/闻弦音引而高飞(而)
D、飞徐者/悲鸣者(者)
3、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用来比喻那些()的人。

答案

1、D2、D

3、被弓弩吓怕了的鸟。受到受惊碰到一点声响就忐忑不安的人

【注释】

(1)异日:往时,过去。(2)更羸:东汉时的名ADC。(3)京台:高台。(4)谓:对说。(5)引:拉。(6)虚发:只拉弓不放箭。(7)下鸟:使鸟落下来。(8)但是:既然这样。(9)乎:吗(10)有间:已过一会儿(11)孽:通蘖,病,孤单。(12)缘何:就是说以何,为何、如何就。(13)徐:渐渐地,迟缓。(14)故:原先。(15)未息:不长好。(16)去:清除。(17)引:展翅生长(18)故:因此。(19)括弧中的发而二字是依据文意填补的。(20)陨:从高空跌落。

【译文翻译】

过去,更羸与魏王在伟岸的观众席,她们仰头看到一只海鸟,更羸对魏王说:我来老大演出一个拉弓虚射就能使鸟往下掉的专业技能。魏王说:阿胶技术性能够 做到那么高的水准吗?更羸说:能。已过一会儿,有一只雁子从修真飞过来。更羸无需箭,拉了一下弦,一只大雁就从空中没了出来。魏王惊讶道:(箭术)难道说确实能够 做到这类程度?更羸表述说:它是一只带伤的鸟!魏王更迷惑不解了:一只大雁在天上中飞,老先生如何判断它带伤?更羸回应说:它飞得慢,鸣声又叹息声。飞得慢,由于老伤痛疼,鸣声叹息声,由于长期失群,原先的创口沒有痊愈,惊惧的心理状态都还没清除,一听见弦声,就猛一下子搧动羽翼往高空飞,一瞬间就拨动旧的外伤,疼得使它坠落出来。

【四字词语解释】

被弓弩吓怕了的鸟。形容受到受惊碰到一点声响就忐忑不安的人。也作伤弓之鸟。同惊弦之鸟。这儿的惊弓是倒装的,其含意是为弓所惊;之:构造语气助词的。它启发人们为人处世要敢作敢当,品格高尚,方可理所当然,无愧于心。俗语说的未作亏心事,不害怕鬼敲门就是说这一大道理。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