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弗受玉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1)给这段文字加上标点。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或( ) ②诸( ) ③弗( )
④以( ) ⑤丧( ) ⑥不若( )
(3)子罕为什么说若以与我,皆丧宝也?请简析。
答案
(1)标点符号: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表玉人,玉人认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或。)若使和我,皆丧宝也。(或,:)不若人有其宝。(2)或,许多人,有一个人,把宋人或连起來表述成宋国有制一个人、有一个宋国人或宋人里有一个人;诸,对于;弗,不;以,拿,或将、把;丧,缺失,丧失;不若,比不上。
(3)针对送宝的宋国人而言,把玉送于别人,则其失宝;针对子罕而言,假如接纳别人的赠予,则丧失廉洁之品行珍宝,因此说成皆丧宝也。
全文
宋人或(许多人)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表玉人,玉人认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使和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能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而为攻之,富然后使复其所。
译文翻译
宋国有制本人获得了一块玉,把它赠给宋国国相子罕。子罕不愿接纳。献玉的人说:我早已把它给玉石加工的工匠看过,玉匠觉得这是珍宝,因此才敢送给你。子罕说:我将不爱财做为珍宝,你将玉做为珍宝;假如帮我,人们都是缺失了珍宝,还比不上每个人拥有自身的珍宝。献玉的人叩首于地,告知子罕说:小人带著璧玉,不可以安全性地踏过村里,把翡翠玉石赠给您,我也能在回家路上免受祸端。
因此,子罕把献玉人按置在自身的住所,请一位玉工替他雕刻成晴雯,等他颇具后他会回到了故乡。
注解
1、得:获得。
2、示:给看。
3、认为:觉得。
4、或:许多人。
5、诸:对于的合音。献诸子罕即献对于子罕,意指向子罕奉上玉。
6、弗:不愿。
7、尔:你。
8、故:因此。
9、若:倘若。
10、与:给。
11、人有其宝:每个人维持有自身的宝贝。
12、认为:把当作。
13、皆:都。
14、丧:丧失。
15、献:敬献,朝贡。
16、玉人:从业玉石加工、雕刻的工匠。
17、怀:藏。
18、稽首而告:献玉人叩首着上述。稽首,叩首。
19、请死:恳求可免于死难。
20置诸其里:把献玉人按置在自身的居所。里:村里,原文中指子罕所定居的地域。
21、而为攻之:替献玉人雕刻好哪一块玉。
22、受:接纳。
启发
宋国哪个献玉的人觉得尘世间最宝贵的是玉,因此把翠玉送给子罕,而子罕觉得尘世间最宝贵的是廉洁自律。这叫人都有其宝,或叫人都有其志。它是不一样的人生价值观的体现。人们要称赞子罕洁身自爱、不贪金钱的质量。当官的如果常有子罕那样不贪的品行,那社会发展就光辉得多了。
大道理:人应当具备崇高的品行,那才算是世界最珍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