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曲江对雨》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原文】曲江对雨
作者:杜甫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1.本诗标题为曲江对雨,作者在诗中是如何围绕雨字展开的?请简要分析。(5分)
2.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诗题是曲江对雨,前两联写曲江春雨图,紧扣标题中的雨字;后两联写对雨之思,触景生情,但这情又非直白宣泄,而融于翩翩遐想,更见含蓄深婉。
2.委婉表达在忆旧与憧憬中隐约可见的忠君忧国之心和对国家美好前景的期盼之情。颈联讲龙武禁军今日龙辇已废,芙蓉殿里殿门深锁,无人焚香,一派荒凉景象。尾联描绘了一个君臣同欢、歌舞升平的宴饮嬉游之景。作者巧妙地用何时一词表现出自己的期盼。

翻译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天的云彩倦卧在芙蓉苑的墙上,江边的亭子在暮色中静寂地守着雨后花朵的芳艳。林中的花朵经过一阵细雨哭湿了花容,水荇挥舞翠带,牵引着一阵微风。龙武禁军簇拥着皇帝和情人,香熏别殿,空气中烟雾蛇行的景象如今已是龙辇深藏,殿门深锁,无人焚香。要到什么时候,皇帝才能下诏重现金钱会的盛况?即便短暂,也让我重拾沉醉于锦瑟丽音的好时光。 

【作品鉴赏】
《曲江对雨》描写了曲江春雨图,表达了诗人忠君忧国之心及颓然自放之念
前两联写曲江春雨图,紧扣标题中的“雨”字;后两联写“对雨”之思,触景生情,但这情又非直白宣泄,而融于翩翩遐想,更见含蓄深婉。委婉表达在忆旧与憧憬中隐约可见的忠君忧国之心和对国家美好前景的期盼之情。颈联讲龙武禁军今日龙辇已废,芙蓉殿里殿门深锁,无人焚香,一派荒凉景象。尾联描绘了一个君臣同欢、歌舞升平的宴饮嬉游之景。作者巧妙地用“何时”一词表现出自己的期盼。全诗绘景浓艳,意境静穆清冷;抒情婉转,感慨深沉曲折。在忆旧与憧憬中隐约可见诗人的忠君忧国之心以及颓然自放之念。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出身京兆杜氏分支之一的襄阳杜氏。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