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与刘伯宗绝交诗》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原文】与刘伯宗绝交诗
作者:朱穆

北山有鸱,不洁其翼。
飞不正向,寝不定息。
饥则木览,饱则泥伏。
饕餮贪污,臭腐是食。
填肠满嗉,嗜欲无极。
长鸣呼凤,谓凤无德。
凤之所趋,与子异域。
永从此诀,各自努力。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来日一争高下有误)
A.前四句中不洁不正不定勾勒出鸱品行不端的形象。
B.饥则一句,写鸱肚子饿了就到树上偷其他鸟类的幼鸟来吃。
C.第七句中的饕餮是传说中贪吃的怪兽,这里用来比喻鸱。
D.最后两句是说双方从此绝交,今后各自努力,来日一争高下。
2.下列诗句中的凤,与本诗中的凤所表达的意境相同的一项是(3分)(B)
A.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唐王勃《滕王阁序》)
B.凤饥不啄粟,所食唯琅玕。焉能与群鸡,刺蹙争一餐。(唐李白《古风》)
C.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D.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
3.阅读下面材料,完成①②题。(6分)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耶?
(取材于《庄子秋水》)
①朱穆诗中和庄子笔下的鸱,形象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②朱穆和庄子写鸱,用意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参考答案
3.(6分)①(4分)朱穆诗中和庄子笔下的鸱,都贪食腐臭之物,以自己的贪欲来揣度凤或鹓鶵(2分),比喻醉心利禄、以小人之心猜忌君子的人(2分)。
②(2分)朱穆和庄子都是借鸱讽刺对方贪于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之心(1分),表达了自己与之不同的高洁追求(1分)。【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翻译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北山有鸱,不洁其翼。
飞不正向,寝不定息。
饥则木揽,饱则泥伏。
饕餮贪污,臭腐是食。
填肠满嗉,嗜欲无极。
长鸣呼凤,谓凤无德。
凤之所趣,与子异域。
永从此诀,各自努力。
注释

(1)刘伯宗:朱穆旧友,困顿时曾颇受朱穆照顾,后趋炎附势。朱穆激于义愤,与之绝交。
 

 

【作品鉴赏】
《与刘伯宗绝交诗》如将题目隐去,就纯是一篇形象生动的咏物诗,化用《庄子·秋水》“鸱吓鵷雏”的寓言

将这首诗的题目隐去,就纯是一篇形象生动的咏物诗。
诗中歌咏了“北山”的一头翅翼邋遢的鸱(chī)鸟,俗称鹞鹰。诗人既对它一无好感,笔端便不免沾满鄙夷之气:“飞不正向,寝不定息。饥则木揽(撮取),饱则泥伏”——它竟是这样卑琐,飞行时歪歪斜斜,没个正向;安寝也忽东忽西,定不下心神,肚子饿了,就偷偷摸摸攫取树间幼鸟;一吃饱,就蜷伏在污泥之中,也不管是肮脏、烂臭。这四句对鸱鸟作总的勾勒,寥寥数语,便使它行止食宿的丑态纤毫毕现,令人陡生厌恶之感。接着是一个近镜头特写:这鸱鸟正如传说中贪婪成性的“饕餮(tāo tiè)”,正津津有味地啄食着散发臭味的腐鼠。只填得肠塞嗉满,还是不能停喙。诗中描摹鸱鸟嗜欲无底的贪婪相,只用“臭腐是食”“填肠满嗉”八字,便栩栩如在目前。读者看了恐怕要呕吐了,这鸱鸟却还得意得很哩。它一面吃着臭腐之食,一边又抬起头来,向空中飞过的凤鸟大喊大叫:“你这缺德的凤凰,竟想分享我的佳肴?”“长鸣呼凤,谓凤无德”两句,堪称神来之笔。它们化用《庄子·秋水》“鸱吓鵷雏”的寓言,表现鸱鸟以卑劣之心度凤鸟之腹的可笑情态,令读者忍俊不禁。所以连诗人也忍不住在结句中为凤代言,正告这可笑的鸱鸟:“我凤鸟的所去之处,与你可有天壤之别。我们就此永诀,你还是努力自爱吧!”凤鸟去了,蓝天中还可望见它奋翼长空的夭矫身影。唯有鸱鸟,还紧攫着腐鼠嚼个不停。

《与刘伯宗绝交诗》它名为咏鸟,实为赋人,表现旧友刘伯宗的趋炎附势,让利禄之欲,淹没了廉耻之心
单从咏物这一点看,此诗歌咏鸱鸟的贪婪丑恶之形,情态逼真。有描述,有刻划,还有简炼而具个性的鸟间对话,堪称屈原《桔颂》之后不可多见的咏物佳作,与刘桢的《咏凤凰》一诗(见《赠从弟》之三),恰可相映成趣。不过,倘若把此诗隐去的诗题揭出,人们就会发现,这首富于情趣的咏物诗,却原来是朱穆写给刘伯宗的“绝交诗”。据《后汉书·朱穆传》注,刘伯宗为朱穆旧友,早先困顿之际,屡受朱穆的照顾。后来刘官至二千石,位列朱穆之上,便避凉趋炎,不再敬重自己的患难有恩之友。朱穆激于义愤,作书于刘伯宗,嗟叹:“咄!刘伯宗于仁义何其薄哉!”因附此诗,宣布绝交。
这样一来,此诗的面貌就全改观了——它名为咏鸟,实为赋人。诗人以鸱鸟的贪食腐臭,直至“填肠满嗉”犹不厌足,还大喊大叫,“谓凤无德”,来表现旧友刘伯宗的趋炎附势,让利禄之欲,淹没了廉耻之心。刻划既妙不可言,揭露得也入木三分。朱穆为官清刚,“独亢然不顾身害”。其任翼州刺史时,州部污吏,“闻穆济河,解印绶去者四十余人”,可见对朱穆的畏忌。后为按验宦官赵忠之罪,竟冒天下之大不韪,“开墓剖棺”、搜索罪证。

《与刘伯宗绝交诗》运用比兴,通过对鸱鸟丑恶之形,以凤鸟之趣与鸱“异域”,写与旧友的绝交之意

终于触怒桓帝,被罚去左校“输作”(一种刑役)只是由于太学刘陶等数千人诣阙上书申辩,方获赦免。他痛恨宦官擅权,在给桓帝的书奏中,直斥宦官为媚以求官、渔食百姓的“凶狡无行之徒”、“恃势怙宠之辈”,主张一律“罢省”。意见之激切,震惊朝野。这样一位刚性烈肠之人,当然不肯与附炎趋势之辈为友。但这首在政治上与旧友的“绝交诗”,偏偏运用比兴之法,通过对鸱鸟丑恶之形的勾勒,以凤鸟之趣与鸱“异域”,写自己与旧友的绝交之意;一无声色俱厉的挞伐之辞,而道不相谋之志自现。这在艺术表现上,应该说是巧妙而成功的。明人胡应麟称朱穆《绝交诗》“词旨躁露,汉四言诗最下者”(《诗薮》),评价未免不公。此诗“词旨”固然“躁露”,实为“绝交”诗所必需。倘若隐晦含蓄,反而有失题意。东汉的四言诗作不多,班固《两都赋》所系颂诗、东平王刘苍《武德舞歌》、傅毅《迪志诗》,大多典雅雍容,很少生机,不过是《诗》之“雅、颂”的苟延残喘。相比之下,朱穆《绝交诗》既富情趣,更兼刚肠热血,在“汉四言诗”中,倒是颇具盎然生气的好诗了。

作者简介

朱穆
朱穆朱穆(100~163)字公叔,一字文元,东汉南阳郡宛(今河南南阳市)人,丞相朱晖之孙。初举孝廉。顺帝末,大将军梁冀使典兵事。桓帝时任侍御史。感时俗浇薄,作《崇厚论》、《绝交论》。永兴初,出任冀州刺史,镇压起事灾民。后触犯宦官,罚作刑徒,因千...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