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重山》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原文】小重山
作者:元好问

酒冷灯青夜不眠。寸肠千万缕,两相牵。鸳鸯秋雨半池莲。分飞苦,红泪晓风前。

天远雁翩翩。雁来人北去,远如天。安排心事待明年。无情月,看待几时圆!
 

1. 这是一首摇曳多姿的恋情词,上片结句分飞苦,红泪晓风前与柳永词中的名句 , 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2.简要分析这首词的表现手法。(5分)

 

参考答案
1.【参考答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填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亦可)
【评分标准】:共2分。每一空1分,书写错误不给分。
2.【参考答案】:
(1)烘托,以酒冷、灯青烘托其内心的悲凉。
(2)寓情于景,鸳鸯、秋雨、半池莲都同是在池塘中。秋雨入池,池莲带雨,若含红泪,为鸳鸯分飞而苦。池莲滴雨摇风,可怜又可爱,以此表达女主人公送别时内心的愁苦与悲伤。
(3)虚实结合,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离别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上片实写一对恋人由不忍分离到终于分离的过程。下片由实到虚,由眼前的分离而转写盼望团圆之期是虚写。着意描绘女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评分标准】:共5分,写出一点给2分,表现手法和具体分析各1分,只要写出两点就给5分,意思对即可。

翻译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酒冷灯青夜不眠。寸肠千万缕,两相牵。鸳鸯秋雨半池莲。分飞苦,红泪晓风前。
天远雁翩翩。雁来人北去,远如天。安排心事待明年。无情月,看待几时圆!
 

【作品鉴赏】
《小重山》描写秋雨入池的景象,表达了作者送别时内心的愁苦与悲伤
烘托手法,以“酒冷”、“灯青”烘托其内心的悲凉。寓情于景,鸳鸯、秋雨、半池莲都同是在池塘中。秋雨入池,池莲带雨,若含红泪,为鸳鸯分飞而苦。池莲滴雨摇风,可怜又可爱,以此表达女主人公送别时内心的愁苦与悲伤。虚实结合,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离别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上片实写一对恋人由不忍分离到终于分离的过程。下片由实到虚,由眼前的分离而转写盼望团圆之期是虚写。着意描绘女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作者简介

元好问
元好问元好问(生于1190年,卒于1257年),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著名作家和历史学家、文坛盟主,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