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陈氏秋容轩》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原文】陈氏秋容轩
作者:高启

西郊莽迢递,川树凝烟景。
雨过落红蕖,斜阳半江冷。
蝉鸣山欲暗,雁去天逾永。
孤客对萧条,应知镜中影。

1.诗人十分隐蔽地点出了本诗描述的主要季节。你看,本诗描写的是什么时节的情景呢?
2.结合整首诗作,简要赏析一下颔联落、冷两字的艺术效果。

参考答案
1.从颈联的蝉鸣、雁去来看,本诗描写的情景应当是夏、秋之际,全诗渲染的都是这么一个季节变换时期的傍晚萧瑟景象。
2.鲜红的莲花在微雨飘过之后无声无息地落下,令人有夏意阑珊之感;在寒意逐渐加重的情景下,斜阳辉映的半江河水都冷冷的。落、冷两字凸现了秋意的清冷和夏末的不得不退去,使得诗歌带有了灰暗和伤感之情。

翻译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西郊莽迢递,川树凝烟景。
雨过落红蕖,斜阳半江冷。
蝉鸣山欲暗,雁去天逾永。
 孤客对萧条,应知镜中影。
 

【作品鉴赏】
《陈氏秋容轩》全诗文描写一个季节变换时期的傍晚景象,表达出作者灰暗和伤感之情

从颈联的“蝉鸣”、“雁去”来看,本诗描写的情景应当是夏、秋之际,全诗渲染的都是这么一个季节变换时期的傍晚萧瑟景象。鲜红的莲花在微雨飘过之后无声无息地落下,令人有夏意阑珊之感;在寒意逐渐加重的情景下,斜阳辉映的半江河水都冷冷的。“落”、“冷”两字凸现了秋意的清冷和夏末的不得不退去,使得诗歌带有了灰暗和伤感之情。

作者简介

高启
高启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