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画鸡》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原文】画鸡
作者: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1)诗歌的第一、二句,作者运用了____的对比。这是古代诗人写诗常用的一种方法。(色彩)
(2)第一句___,从局部描写公鸡头上的大红冠;第二句_____,又从全身描写公鸡浑身的雪白羽毛。(头上红冠、满身雪白)
(3)第三句在全诗中起到怎样的作用?(为第四句作铺垫)
 

(4)这只大公鸡的冠子是_   红  _色的,身上的羽毛是白色的。
(5)一叫千门万户开指的是什么时候?(A)
          A.早晨  B.中午  C.傍晚

翻译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特别剪裁,雄鸡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它平生不敢轻易鸣叫,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
 
 注释
①裁:裁剪,这里是制作的意思。
②将:助词,用在动词和来、去等表示趋向的补语之间。
③平生:平素,平常。
④轻:随便,轻易。
⑤言语:这里指啼鸣,喻指说话,发表意见。
⑥一:一旦。
⑦千门万户:指众多的人家。
【作品鉴赏】
 《画鸡》是唐寅为自己的画作题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公鸡的威武,写出它的高洁
《画鸡》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雄鸡的优美高洁的形象,赞颂了轻易不鸣,鸣则动人的品格,也表现了诗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情怀。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这是写公鸡的动作、神态。头戴无须剪裁的天然红冠,一身雪白,兴致冲冲地迎面走来。诗人运用了描写和色彩的对比,勾画了一只冠红羽白、威风凛凛,相貌堂堂的大公鸡。起句的“头上红冠”,从局部描写公鸡头上的大红冠,在这第一句里,诗人更着重的是雄鸡那不用装饰而自然形成的自然美本身,所以诗人称颂这种美为“不用裁”。承句“满身雪白”又从全身描写公鸡浑身的雪白羽毛。状物明确,从局部到全面;用大面积的白色(公鸡)与公鸡头上的大红冠相比,色彩对比强烈,描绘了雄鸡优美高洁的形象。
 
《画鸡》是唐寅把鸡的神态气质和报晓天性展现的淋漓尽致,表达诗人的思想和抱负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这是写公鸡的心理和声音。诗人拟鸡为人揭开了它一生中不敢轻易说话的心理状态,它一声呜叫,便意味着黎明的到来。它一声呜叫,千家万户都要打开门,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平身不敢轻言语”,诗人的诗路急转,说公鸡一生不敢随便啼叫,此句的气色收敛,还很低调,尤其“不敢”一词,用的很贴切,为第四句的结句做了铺垫,并对下句有反衬效果。后两句用拟人法写出了雄鸡在清晨报晓的情景,动静结合,运用了诗歌的艺术手法,使两句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树立了雄鸡高伟的形象,表现了公鸡具备的美德和权威。
这首诗,诗人表达含蓄又不失些许豪放之情,借助诗中的雪白大公鸡表达了自己渴望成为时代先驱者的远大志向。
【名家点评】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国际文艺协会会员卢如山《绝句选译》:这首题画诗,描绘了雄鸡的优美高洁形象,作者的精神面貌,思想情怀在诗中可见。诗写得通俗,有如民谣。
中国书画名家协会副会长、伏牛山书画院院长张晨《中国题画诗分类鉴赏辞典》: 公鸡的威武的姿态、高洁的心灵、惊人的呜叫,都表现了作者本人的情怀和抱负。
 

作者简介

唐寅
唐寅唐寅即唐伯虎(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三十岁时进京会试,涉会试泄题案而被革黜,妻子改嫁,一...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