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1)裴诗塑造了白牡丹怎样的形象?请简要赏析。(4分)
(2)这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裴诗主要塑造了白牡丹超凡脱俗,幽雅高洁的形象。(2分)诗中通过富贵之人争相欣赏紫牡丹与无人欣赏白牡丹的对比,正是这一动一静、一热一冷的对照描写,从侧面衬托出一株冰清玉洁,却备受冷落、无人欣赏、孤独凄清的白牡丹形象。(2分)
(2)裴诗通过对月夜之中和冷露点缀之下的白牡丹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白牡丹的赞美和同情。表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以及对怀才不遇者的感叹。(2分)白诗表现了诗人对牡丹的无限怜惜,寄寓了岁月易逝、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2分)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天尽了,百花即将凋残,只有慈恩寺里的紫牡丹还在吐蕊,纷芳满枝,于是长安城里的年轻人争相着去亲近、观赏紫牡丹。而在裴给事的庭院中,一株冰清玉洁的白牡丹,却备受冷落,无人欣赏,皎洁的月色下,这株白牡丹更显孤独、冷清、素雅。
【作品鉴赏】
《裴给事宅白牡丹》通过描写牡丹的冰清玉洁、超凡脱俗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无人赏识的幽怨之情和同情
通过描写长安豪贵争相观赏紫牡丹的盛况来渲染紫牡丹的名贵,为后面展开对白牡丹的描写作了有力的铺垫。用“玉盘”比喻盛开的白牡丹,形象地写出了白牡丹的冰清玉洁。以冷露、月白、风清衬托白牡丹的超凡脱俗。上联人们观赏紫牡丹时车水马龙、观者如云的喧嚣情景与下联无人观赏白牡丹、庭园寂寥的冷落景象构成鲜明对比,通过一动一静、一热一冷的对照写出了紫牡丹和白牡丹迥然不同的遭际。表达了作者虽似白牡丹冰清玉洁却无人赏识的幽怨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白牡丹冰清玉洁却无人赏识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