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种春风》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篇记叙文,完成文后各题。

种春风

那天正好是立春。我拿着几张稿费单去邮局,心情很好。

邮局里人不多,我前面是个小伙子,正在给家里寄钱。后面是一个七十岁左右的老人,戴副老花镜,穿着破烂又邋遢。他肯定是来取子女们的汇款的。他手中还拿着一张报纸,我扫了一 眼,是《河北农民报》,我从来没读过的一份报纸。

老人的外套油渍斑斑,我不由得站远了一些,以免蹭脏自己新买的宝姿风衣。我正戴着MP3耳机听歌呢,老人忽然伸出手来,我忙摘下耳机。他说:姑娘,麻烦你帮我取张汇款单。

我拿了一张给他,他又说:姑娘,你能帮我写一下吗﹖人老了,戴上花镜也怕写错。我有点儿无可奈何,但看他恳请,也只好从命。

寄到哪里﹖我问。就照这报纸上印的地址寄吧。他指着巴掌大的一篇文章说。

我很快看完了那则煽情的报道原来是说某村的一个小女孩,父母去县城卖菜的途中出了车祸,肇事司机至今没有消息,她只好跟着80岁的奶奶生活,学费、生活费都没有着落。

多可怜啊!老人说。

骗你呢,大伯。这肯定是骗局,连照片都没有,哪能信?

老人很固执:肯定是真的。以前我也寄过,人家都给回信了。你说,谁要有活着的办法会这么求你呢﹖一定是过不去这个坎了,对吧,姑娘﹖

我抬起头来,打量着这个猛然打动了我的老人。他其貌不扬,甚至是寒酸的,摊开的双手老茧重重。老人叹口气说:小的时候家里穷啊,要不是别人帮我,我肯定活不到现在。

为保险起见,我拨通了那家报社的电话,他们不仅知道老人的大名,还说,他每月都要寄钱来,他们对他非常感激。

老人每月的退休金只有500元,但那天他寄出的钱是300元。我有些震惊,300元对我而言无所谓,一篇稿子而已,可对老人几乎是倾其所有。老人说:下个月我还要寄,让她们祖孙俩起码能吃上饭。

不知为什么,我的眼角有些湿润,如果不是亲手填写这张汇款单,我很难相信一个也刚刚吃饱的人,正在把钱寄往一个更穷的地方。那一刻,我的心隐隐不安。一个买瓶CD香水就要花上千儿八百的女人,是越来越爱自己了,却对他人越来越铁石心肠。

那天,我领取的稿费将近2000元,我也要了一张汇款单,写了同一个地址,寄去了一点儿钱。老人非常感动,一个劲地说:姑娘,我替她们祖孙俩谢谢你!

我连忙摇头。哪里用他替陌生人感谢我,我才要感谢他,那种本真的善良,唤醒了我心中一度被遗忘的东西。这个社会有时是冷漠的、斤斤计较的,但只要你敢爱、敢信任,它就会是热情的、柔软的。

和老人告别后,我的心头别样的温暖。外面春风乍起,心里的春天也悄悄来了,我想起三毛的一首老歌《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亩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一个梦用它来种什么?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这首歌,但一直不明白,春风怎么可以种﹖但那天我在风中走着,终于知道,春风是可以种的。

(作者虹莲,有删改)

1.文章画线句那种本真的善良,唤醒了我心中一度被遗忘的东西中遗忘的东西指的是什么?(2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含义的理解和把握小说主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从全文着眼,并与小说主题联系。这个句子的后面这个社会有时是冷漠的、斤斤计较的,但只要你敢爱,敢信任,它就会是热情的、柔软的就是一个提示。

【参考答案】对他人的关爱之心。(意思相近即可)

2.文章中有好几处地方描写了老人的外貌,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外貌描写的作用以及判断对比等手法的运用。要求学生从原文出发进行具体分析,明确人物外貌的特点;能够联系上下文与小说主题进行全面思考。由穿着破烂又邋遢外套油渍斑斑其貌不扬,甚至是寒酸的,摊开的双手老茧重重等原文中的语句可见老人外貌特征是寒酸而贫穷的,他帮助弱者的行为可见其心灵的美好、高尚,一表一里形成对比。

【参考答案】①外表的寒酸与心灵的美好形成对比(或用外表的寒酸衬托其心灵的美好)②欲扬先抑。(意思接近即可)

3.写出文中我感情变化的过程。(2分)

有些嫌恶无可奈何猛然打动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人物情感变化的分析梳理能力。要求学生在理清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能够从原文出发,找到人物情感的表现语言,进而分析梳理其发展变化的过程。隐隐不安震惊别样温暖等词语都是原文中的词语。

【参考答案】隐隐不安(震惊);别样温暖(意思相近即可)

4.文章的标题种春风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试题分析】本题一是考查学生对词句含义理解的能力,二是考查学生对小说主题把握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由表及里,从词句表面看到作者本来想要表达的意思。种春风这一短语中种是动词,有散播、传播之意,春风比喻温暖、善良、关爱等,本文的主题即人人献出一点爱心。

【参考答案】希望人人都能关爱别人,并能把这种爱心传递给每个人。(意思相近即可)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