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髻离离,太行山势如蝌蚪。
稗花盈亩,一寸霜皮厚。
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
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
1.这首词的开头在描写山峦时比喻奇特,试加以简要分析。(4分)
2.结合词的下阕,说说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1、答案:一是月光下的太行山峰如女子黑黑的发髻,写出山体高峻,排列密集。一是把山岭之势比作蝌蚪游动,形容山势连绵,逶迤雄阔。(2分)这样的比喻生动描绘出夜晚时月光下太行山静矗和起伏的独特景象。(2分)
2、答案: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表达了俯仰今古,世事沧桑,感慨万端;(2分)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阔大苍凉中,寄寓诗人飘泊不定、感时怀古的悲怆心绪,既有故国之痛又有身世之悲。(2分)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晴髻离离,太行山势如蝌蚪。
稗花盈亩,一寸霜皮厚。
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
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
注释
①晴髻:古代女子的发髻。
【作品鉴赏】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描写晴朗的月夜下,看着远处的太行山,感慨兴亡的主题借阔大萧瑟之景,表现得极其浓烈,具有震撼人心的魅力
该词写在晴朗的月夜下,是作者之所闻所感。远望中的太行山如蝌蚪那样累累叠叠地排列在眼前;而近处的原野,枯萎的稗草,在月光下如凝霜堆积。如果说上片直写所见,则下片主要写所感:从历史回忆中着眼。此地关山,乃兵家必争,战国诸雄,就曾在此反复较量。“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表达了俯仰今古,世事沧桑,感慨万端;“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阔大苍凉中,寄寓诗人飘泊不定、感时怀古的悲怆心绪,既有故国之痛又有身世之悲。“悲风吼”,此所闻,更加强了所感。一个“悲”字,表现的显然是作者的主观情感:既是历史的感慨,更是现实的反映。“中原黄叶走”,便是历史与现实、象征与写实、整个人生与个人命运的交融一体,写尽从古到今历史风云变化的无常,和个人在此中的无可奈何。在这首词里,作者把极大的山景看得像蝌蚪那样能够细小,反把细小的稗花看得很大;远在千年的往事,他看得很清楚,而近在咫尺的风物,却一片模糊。这种异常的表现手法,所揭示的正是作者那种强烈又不无茫然的“悲”情。其中,山峦的比喻奇特:一是月光下的太行山峰如女子黑黑的发髻,写出山体高峻,排列密集。一是把山岭之势比作蝌蚪游动,形容山势连绵,逶迤雄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