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赏析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原文翻译及赏析(陈维崧)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晴髻离离,太行山势如蝌蚪。
稗花盈亩,一寸霜皮厚。
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
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
注释
①晴髻:古代女子的发髻。
 

【作品鉴赏】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描写晴朗的月夜下,看着远处的太行山,感慨兴亡的主题借阔大萧瑟之景,表现得极其浓烈,具有震撼人心的魅力
该词写在晴朗的月夜下,是作者之所闻所感。远望中的太行山如蝌蚪那样累累叠叠地排列在眼前;而近处的原野,枯萎的稗草,在月光下如凝霜堆积。如果说上片直写所见,则下片主要写所感:从历史回忆中着眼。此地关山,乃兵家必争,战国诸雄,就曾在此反复较量。“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表达了俯仰今古,世事沧桑,感慨万端;“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阔大苍凉中,寄寓诗人飘泊不定、感时怀古的悲怆心绪,既有故国之痛又有身世之悲。“悲风吼”,此所闻,更加强了所感。一个“悲”字,表现的显然是作者的主观情感:既是历史的感慨,更是现实的反映。“中原黄叶走”,便是历史与现实、象征与写实、整个人生与个人命运的交融一体,写尽从古到今历史风云变化的无常,和个人在此中的无可奈何。在这首词里,作者把极大的山景看得像蝌蚪那样能够细小,反把细小的稗花看得很大;远在千年的往事,他看得很清楚,而近在咫尺的风物,却一片模糊。这种异常的表现手法,所揭示的正是作者那种强烈又不无茫然的“悲”情。其中,山峦的比喻奇特:一是月光下的太行山峰如女子黑黑的发髻,写出山体高峻,排列密集。一是把山岭之势比作蝌蚪游动,形容山势连绵,逶迤雄阔。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旧忆如梦”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陈维崧生于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是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早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

晴髻离离,太行山势如蝌蚪。
稗花盈亩,一寸霜皮厚。
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
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

猜您喜欢的诗文:
陈维崧的名句: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