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芜古堞暮萧条,归思凭高黯未消。
京口寒烟鸦外灭,历阳秋色雁边遥。
清江木落长疑雨,暗浦风多欲上潮。
惆怅此时频极目,江南江北路遥遥。
1、请赏析《和上官伟长芜城晚眺》这首古诗。
答:这首诗描写登扬州城所见的迷茫旷远的秋色,从而抒发思乡之情。首联以萧条的景象定下了忧伤情调和思归的主旨。中间两联对仗写登临所见,还有些诗味。颔联写远景,境界尚开阔,鸦外、雁边暗含羁旅之愁。颈联写近景,观察颇为敏锐,且能融情于景。这两联对仗都是上句强,下句弱,因为上句更富形象思维。尾联转为抒情,惆怅呼应萧条和黯;路遥遥以景结情,能够宕出远神,言有尽而意无穷(严羽《沧浪诗话》),算是言行一致。
但这首诗的毛病也是明显的,一是重韵,犯了大忌,而居然不知。二是远远达不到他自己所倡导的透彻玲珑,却像一个嗓子不好的人学唱歌,声音又哑又发毛(钱钟书评语),缺少韵味,更缺少趣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仙衣不用剪刀裁,国色初酣卯酒来。
太守问花花有语,为君零落为君开。
注释
①芜城,扬州的别称。
②平芜,杂草蔓生的原野。
③黯,黯然忧伤的心情。
④历阳,今安徽和县。
【作品鉴赏】
《和上官伟长芜城晚眺》通过描写等扬州城所见迷茫旷远的秋色,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这首诗描写登扬州城所见的迷茫旷远的秋色,从而抒发思乡之情。首联以萧条的景象定下了忧伤情调和思归的主旨。中间两联对仗写登临所见,还有些诗味。颔联写远景,境界尚开阔,“鸦外”、“雁边”暗含羁旅之愁。颈联写近景,观察颇为敏锐,且能融情于景。这两联对仗都是上句强,下句弱,因为上句更富形象思维。尾联转为抒情,“惆怅”呼应“萧条”和“黯”;“路遥遥”以景结情,能够宕出远神,“言有尽而意无穷”(严羽《沧浪诗话》),算是“言行”一致。但这首诗的毛病也是明显的,一是重韵,犯了大忌,而居然不知。二是远远达不到他自己所倡导的“透彻玲珑”,却像“一个嗓子不好的人学唱歌”,“声音又哑又发毛”(钱钟书评语),缺少韵味,更缺少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