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夜坐》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原文】夜坐
作者:许继

雨歇宵影澄,天清月华素。
空山秋欲来,凉意先在户。
萧萧林樾风,泫泫幽篁露。
草虫亦何知,含凄感迟暮。
深思无与言,美人隔云路。
迢迢银汉章,无声自西去。

1、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人是如何让我们一步步感受到渐浓的秋意的?(3分)
2、诗人深秋夜坐中产生了哪些思绪?请结合诗歌的后四句加以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①诗人先描写秋意降至的环境。雨后的山影澄澈如水,天空清朗,月光素洁。(1分)②接下来写让人感受到的已至秋意。秋欲来,空阔的山中,庭户间悄然升起微微凉意。(1分)③最后写秋意已至。风声与露水渐渐加重,林阴中发出了萧萧的风声,竹林里酝酿着的露珠泫然流动,秋气漫天而降。(1分)
2、①诗人感到人生的短暂,岁月的流逝;知音难遇(或者表达自己不得赏识,不得重用,仕途不顺也可);一个人越发得孤寂落寞。(3分,每方面1分。)②露水打湿了草丛,草中的百虫似乎也感受到了岁暮将至,诗人感到人生短暂;无语言与美人隔是指理想中的知音难求;既然无人可谈,还是坐着吧!诗人把深深的人生悲哀,融入浓浓的秋意里,孤寂落寞之情自现!(2分,能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翻译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雨歇宵影澄,天清月华素。
空山秋欲来,凉意先在户。
萧萧林樾风,泫泫幽篁露。
草虫亦何知,含凄感迟暮。
深思无与言,美人隔江浦。
注释
①樾:树荫。
②泫泫:光耀。

【作品鉴赏】
《夜坐》描写浓浓的秋意,表达了作者感叹人生短暂,岁月流逝的孤独落寞之情
诗人先描写秋意降至的环境。雨后的山影澄澈如水,天空清朗,月光素洁。接下来,诗人写到“秋欲来”,凉意先至,让人感受到“秋意”已至。空阔的山中,庭户间悄然升起微微凉意。最后,风声与露水渐渐加重,“秋意”已至。林荫中发出了萧萧的风声,竹林里酝酿着泫然流动的露珠,秋气漫天而降。诗人感到人生的短暂,岁月的流逝;知音难遇;一个人越发得孤寂落寞。露水打湿了草丛,草中的百虫似乎也感受到了深秋岁暮的冷寂,凄然哀鸣。敏感的诗人岂能不如草虫敏锐,只是理想中的知音难求,既然无人可谈,还是坐着吧!把深深的人生悲哀,融入浓浓的秋意里!

作者简介

许继
许继许继(1348-1384),谱名可继,字士修,号观乐生,元末明初诗人,江浙行省台州府宁海县清泉山(今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跃龙街道崇寺山)人,著有《观乐生集》。...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