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上高楼,恨随春草连天去。乱山无数,隔断巫阳路。
信断梅花,惆怅人何处?愁无语。野鸦烟树,一点斜阳暮。
1.这首词的结尾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是怎样表现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这首词采用了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词人以写意之笔,描绘出一幅高楼暮眺的画面。结尾处以野鸦烟树斜阳暮为意象营造出凄清的意境, 不仅照应上阕中的独,而且渲染词的氛围,给读者留下无尽的回味空间,使诗歌显得意犹未尽、形象含蓄,升华了诗歌的主题情感。
2.(1)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对故人绵绵不尽的思念之情。
(2)词人独自一人登上高楼,登高望远:恨如连天春草,表明思念愁绪之长;乱山无数,隔断巫阳路表明因路途遥远而欲见不得;信断梅花,惆怅人何处?无答而问,则是把这种思绪推向高潮;借景抒情,更增强词人的惆怅之感和愁思之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独上高楼,恨随春草连天去。乱山无数,隔断巫阳路。 信断梅花,惆怅人何处?愁无语。野鸦烟树,一点斜阳暮。
注释
①芜城,扬州的别称。
②平芜,杂草蔓生的原野。
③黯,黯然忧伤的心情。
④历阳,今安徽和县。
【作品鉴赏】
《点绛唇》通过描写词人一幅高楼暮眺的画面,表达了词人的惆怅之感和深深的愁思
这首词采用了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词人以写意之笔,描绘出一幅高楼暮眺的画面。结尾处以“野鸦”“烟树”“斜阳暮”为意象营造出凄清的意境, 不仅照应上阕中的“独”,而且渲染词的氛围,给读者留下无尽的回味空间,使诗歌显得意犹未尽、形象含蓄,升华了诗歌的主题情感。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对故人绵绵不尽的思念之情。词人独自一人登上高楼,登高望远:“恨”如连天春草,表明思念愁绪之长;“乱山无数,隔断巫阳路表明因路途遥远而欲见不得;“信断梅花,惆怅人何处?”无答而问,则是把这种思绪推向高潮;借景抒情,更增强词人的惆怅之感和愁思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