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秋江写望》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原文】秋江写望
作者:林逋

苍茫沙咀鹭鸶眠,片水无痕浸碧天。
最爱芦花经雨后,一篷烟火饭渔船。
 

1、片水无痕浸碧天一句中浸在使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4分)
2、请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对这首诗歌作简要欣赏。(4分)

参考答案
1.浸为倒映之意(1分),形象地写出了平静的水面倒映青天的特点,营造了一种静谧安适的氛围 ( 2 分),表现了诗人内心的闲适(1 分)。(2 分。意思对即可。)
2.全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1 分)。诗中描写了安详打吨的鹭鹭、平静的水面、白净的芦花和渔船上升起的炊烟(l 分),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秋江美景图(1 分),表现了诗人醉心自然、宁静轻松的心情(1 分)。(4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



 

翻译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鹭鸶在苍茫的沙滩上打盹,水面映着碧蓝的天空,连一丝涟漪都没有。最喜欢那一片被刚刚下过的雨冲洗得格外白净的芦花,缕缕炊烟自渔船上徐徐升起。
注释
①写望--描写眼前的景物
②鹭鸶:白鹭
③浸--映照。这句说:水面静得没有波纹,把青天映了出来。

 

【作品鉴赏】
《秋江写望》通过描写一幅静谧的秋江美景图,表达了诗人自然、宁静轻松的心情

“浸”为“倒映”之意,形象地写出了平静的水面倒映青天的特点,营造了一种静谧安适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闲适。全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中描写了安详打吨的鹭鹭、平静的水面、白净的芦花和渔船上升起的炊烟,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秋江美景图,表现了诗人醉心自然、宁静轻松的心情。

作者简介

林逋
林逋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又称和靖先生,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今奉化市裘村镇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北宋著名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