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春蚕》和《蚕》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原文】春蚕
作者:刘基

可笑春蚕独苦辛,为谁成茧却焚身。
不如无用蜘蛛网,网尽蜚虫不畏人。

【原文】
作者:郝经

作茧方成便弃捐,可怜辛苦为谁寒?

不如蛛腹长丝满,连结朱檐与画栏。

⑴这两首咏蚕诗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请简要概括。
⑵这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相同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⑴两首诗都对蚕的献身精神的价值提出了质疑,刘诗批判了蚕的盲目献身精神,并以蜘蛛的不畏人言、敢于诛除丑恶的精神来反衬蚕的盲目献身;而郝诗对蜘蛛的肯定仅在于其之悠然自乐,能在朱檐画栏间张网,但因为蜘蛛的享乐态度其实并不值得肯定,因而前面的对蚕为谁辛苦的疑问也站不住脚了。前者的批判质疑要比后者更为深切有力,能引人深思。
⑵两诗都用了对比、反衬的表现手法,都把蚕与蜘蛛进行了对比。前者将蜘蛛的不畏人、捕飞虫与蚕的成茧、焚身的盲目作了对比,后者把蚕的不知为谁辛苦的盲目与蜘蛛的悠然自乐进行对比。

翻译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可笑春蚕独辛苦,为谁成茧却焚身。
不如无用蜘蛛网,网尽蜚虫不畏人。
注释
(1)蜚:通“飞”。

【作品鉴赏】
《春蚕》抒写蚕的献身精神,表现了作者对这种盲目献身精神的批判
对蚕的献身精神的价值提出了质疑,批判了蚕的盲目献身精神,并以蜘蛛的不畏人言、敢于诛除丑恶的精神来反衬蚕的盲目献身;而郝诗对蜘蛛的肯定仅在于其之悠然自乐,能在朱檐画栏间张网,但因为蜘蛛的享乐态度其实并不值得肯定,因而前面的对蚕为谁辛苦的疑问也站不住脚了。对比、反衬的表现手法,都把蚕与蜘蛛进行了对比。前者将蜘蛛的“不畏人”、捕飞虫与蚕的成茧、焚身的盲目作了对比。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作茧方成便弃捐,可怜辛苦为谁寒?
不如蛛腹长丝满,连结朱檐与画栏。

【作品鉴赏】
《蚕》抒写蚕的献身精神,表现了作者对蚕盲目的辛苦提出了质疑

对蜘蛛的肯定仅在于其之悠然自乐,能在朱檐画栏间张网,但因为蜘蛛的享乐态度其实并不值得肯定,因而前面的对蚕为谁辛苦的疑问也站不住脚了。用了对比、反衬的表现手法,把蚕的不知为谁辛苦的盲目与蜘蛛的悠然自乐进行对比。

作者简介

刘基
刘基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
郝经
郝经郝经(1223-1275年),元初名儒。字伯常,祖籍泽州陵川(今山西陵川),生于许州临颖城皋镇(今河南许昌)。幼遭金末兵乱。金亡后迁居河北,家贫好学,被守帅张柔、贾辅延为宾客,教育诸子,得读两家藏书。曾从学赵复,研习程朱之学。蒙哥汗三年(1...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