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山亭避暑》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原文】山亭避暑
作者:真山民

怕碍清风入,丁宁莫下帘。地皆宜避暑,人自要趋炎。
竹色水千顷,松声风四檐。此中有幽致,多取未伤廉。

(1)结合全诗,理解避暑中的暑的含义。(3分)
(2)第四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3 分)诗人要避的暑,一是指酷热的天气,二是指元朝入主中原后残酷的统治,三是当时附炎趋势的社会风气。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1 分。
(2)这句诗是说山里有很多幽静的景致,可以让人尽情地欣赏,这样也不会损伤你廉洁的名声。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愿意隐居山林而不屈从于元朝统治者的情操,表达了对贪腐之人的讽刺。
评分标准:解释诗句2 分;感情3 分,每点1 分。

翻译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怕碍清风入,丁宁莫下帘。
地皆宜避暑,人自要趋炎。
竹色水千顷,松声风四檐。
此中有幽致,多取未伤廉。
 

 

【作品鉴赏】
《山亭避暑》通过描写酷热的天气,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及对贪腐之人的讽刺

诗人要避的“暑”,一是指酷热的天气,二是指元朝入主中原后残酷的统治,三是当时附炎趋势的社会风气。第四联是说山里有很多幽静的景致,可以让人尽情地欣赏,这样也不会损伤你廉洁的名声。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愿意隐居山林而不屈从于元朝统治者的情操,表达了对贪腐之人的讽刺。

 

作者简介

真山民
真山民真山民,宋亡遁迹隐沦,所至好题咏,自称山民。同时李生乔叹其不愧乃其祖文忠西山(真德秀),人们於是疑其姓真。或云名桂芳,括苍(今浙江丽水西)人,宋末进士。亦无确考。有《真山民诗集》。事见《宋季忠义录》卷一五。真山民诗,以明潘是仁刻《宋元四十三...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