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送郭司仓》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原文】送郭司仓
作者:王昌龄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1.本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诗中写了哪些景?(2分)
2.春潮夜夜深这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参考答案
1、 淮水、明月、春潮(共2分,写出两个即可满分)
2、以淮水春潮为喻,委婉含蓄地抒发了对友人远行的依依不舍之情与无限思念。(共2分,意对即可)


 

 

翻译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绿莹莹的淮水映照着屋门,挽留坐骑是主人一片心意。
一路送行的是碧空的明月,思念的春潮一夜比一夜深。
 
注释
(1)郭司仓:作者的朋友。司仓,管理仓库的小官。
(2)淮水:淮河,发源于河南桐柏山,流经安徽、江苏,注入长江。
(3)留骑(jì):留客的意思。骑,坐骑。
(4)良掾(yuàn):好官吏,此指郭司仓。掾,古代府、州、县属官的通称。
【作品鉴赏】
《送郭司仓》作者让周围景物表达出自己的心情和思想,对朋友的心意写得具体又深厚,选材有特点,针对性强
这是一首表达友谊的作品,是一首送别诗。全篇写来毫不费力,但却情意真挚,感人至深。
诗的开头用了画意般的描写,点明时间和地点。这是临水的地方,淮河碧绿的颜色被映在门上,应该是晚上吧,白天太阳下水的影子应该是闪烁不定的,怎么能看清楚颜色呢?只有静夜下平静的水面才会将绿色抹在人家的门户上吧。当然做这个推测,也因为诗人后面还写有留客的句子,应该天色已晚主客都有了不便之处,诗人才会生出挽留的心意吧。
《送郭司仓》是一首表达友谊的作品,是一首送别诗,情意真挚,感人至深
后面的两个短句都有祝福的意思。尤其用渐渐高升的明月来比喻朋友将要得到的发展,表明诗人不但希望他能高官厚禄,而且希望他能成为清正廉明的好官,诗人真是在用善良的心对待朋友。春季的淮河潮水会夜夜高涨,这里诗人用潮水来形容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心,我觉得这即使有夸张地一面,但是也很形象化了那看不见的心绪,诗人的思念一下子变生动了。比喻的作用有说明,也有加深理解的一面。
作者以淮水之绿表明主人留客之心殷殷切切,以明月、春潮来表达分别之愁,从环境入手,让周围景物表达出自己的心情和思想,这种手法在王昌龄送别诗中占大多数。
这首作品里对朋友的心意写得具体又深厚,选材有特点,而且素材的针对性也强。

作者简介

王昌龄
王昌龄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