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送人游塞》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原文】送人游塞
作者:王建
初晴天堕丝,晚色上春枝。城下路分处,边头人去时。
停车数行日,劝酒问回期。亦是茫茫客,还从此别离。

1.城下路分处,边头人去时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2.颈联、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绪?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这两句写了分别的地点以及朋友即将赴往的地方,照应了首联分别时的情景,(2分)也为后面写分别的场景感受作了铺垫。(2分)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1分)
2.这两联表达了诗人因朋友的别离而伤感的心情,(2分)朋友就要分离了,驻车饯行,还未出发就问归期,多么急切盼望能与朋友在一起;(2分)想想朋友即将远离,马上分别,成了孤零零的行客,多么让人伤感而担忧。(2分)

翻译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初晴天堕丝,晚色上春枝。
城下路分处,边头人去时。
停车数行日,劝酒问回期。
亦是茫茫客,还从此别离。

注释
[边头]边疆;边地。

【作品鉴赏】
《送人游塞》诗人因朋友的别离而伤感的心情,切盼望能与朋友在一起

“城下路分处,边头人去时”在诗中写了分别的地点以及朋友即将赴往的地方,照应了首联分别时的情景,也为后面写分别的场景感受作了铺垫。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表达了诗人因朋友的别离而伤感的心情,朋友就要分离了,驻车饯行,还未出发就问归期,多么急切盼望能与朋友在一起;想想朋友即将远离,马上分别,成了孤零零的行客,多么让人伤感而担忧。

作者简介

王建
王建王建(生卒年不详),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约64岁为光州刺史。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王建诗题材广泛,...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