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早梅》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原文】早梅
作者: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你觉得颔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3分)
  答: 一字用得最好。梅花开于百花之先,已见其早;而一枝又先于众梅,就更显示出此梅不同寻常,就更加突出了题中早字。(3分)。
 

2、诗人早年曾热心于功名,颇有抱负,然而科举失利,时有怀才不遇之感。尾联语意双关,望春台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含义。诗人这样写,含蓄地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愿?(3分)
  答:含蓄地表达了他不甘寂寞孤独,希望能在明年(他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3分)

3、在诗人齐己笔下,早梅具有怎样的特点?请概括作答。(2分)
答:不畏严寒,傲然独立(清丽脱俗,素雅高洁)。(一点1分,共2分。语意相近即可)

4、诗歌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将其中的数枝改为一枝,请谈谈这样修改的妙处。(2分)
答案:将数枝改为一枝,照应题目,突出其开放之早(1分),显示出早梅的不同寻常,更突出它傲然独立的个性(1分)。(语意相近即可)

5、这是一首咏梅诗,试具体分析首联运用的艺术手法,并指出首联和颔联是怎样照应题目的。(5分)
答:(1)首联以对比(反衬)的手法,描写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秉性。先将梅花和万木相对照,严寒的冬季,万木经受不住寒气侵袭,枝干快要摧折,而梅花却能凝结了地下暖气于根茎,回复了生意。或者答:以万木冻欲折夸张说法有力反衬出梅花孤根独暖的性格。(手法1分,分析2分)(2)首联孤根独暖,说明梅花开在百花之先,颔联一枝独开强调这一枝又开在众梅之前。

6、颈联侧重描写梅花的什么特点?本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6分)
答;颈联侧重写出了梅花的姿色和风韵。(2分) 递和窥写得最好。(2分)递是说梅花内蕴幽香,随风轻轻四溢;窥着眼梅花的素艳外貌,形象描绘了禽鸟发现素雅芳洁的早梅时哪种惊奇的情态。由鸟及人,早梅给人们的惊喜和诧异见于言外。(2分)

7、诗的题目为《早梅》,但诗句内容未见早字。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整首诗是如何围绕早字落笔的。(4分)
答:通观全篇,首联孤根独暖是写早;颔联一枝独开是早;颈联禽鸟惊奇窥视,亦是因为梅开之早;末联祷祝明春先发,仍然是早。全诗首尾一贯,处处扣题,围绕早落笔。
8、末联两句意味深长,表达了诗人什么心志?(3分)
答:语义双关,祝愿梅花明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写出满怀希望的心境,借咏梅花传递出自己不甘寂寞,意欲大展宏图,有所建树,满怀期待的心志。

9、这是一首________。全诗刻画了梅花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个性,寄寓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4分)
答:咏物诗、怀才不遇、清高孤傲、坚贞不屈、执著自信
二:
(1)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早梅形象?(3分)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抒发的情感。(5分)
参考答案
(1)一个发字,写出早梅昂首怒放生机盎然的形象;高树,楚天,映衬了她的雅洁不凡;朔风,繁霜的恶劣环境表现梅花不同凡花的风骨,不屈的品格。(每点1分)
(2)既有对亲友的思念之情,也有对自身遭遇的不平之情,以及借梅花的销落而表达的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之情。(答对两点给4分,答对3点给5分)

三:
(1)说说这首诗着力突出了所咏之物的什么特点,据此再给它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2)赏析风递幽香出一句。(4分)
(3) 诗人早年曾热衷功名,颇有抱负,但科举失利,未得酬志。从尾联可以看出他当时有什么样的心愿? (2分)
参考答案
(1)诗中用笔含蓄,句句暗扣早来立意,极写早梅中的早梅得一枝之秀、开香艳之先(或:独开一枝、秀先群芳)的风调、品性。(1分)据此可以早梅命题。(1分)
(2)一个递字,运用拟人,将凛冽的寒风温柔化,写出它对早梅仿佛充满爱怜之意(2分);借写寒风多情递香,从侧面烘托花香清幽怡人,并暗暗透露出诗人内秀、高雅的情怀(2分)。
(3)含蓄地表达了他不甘寂寞孤独,希望能在他年应时中举,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

 


 

翻译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万木经受不住严寒的侵袭,枝干将被摧折。
梅树的孤根却吸取地下的暖气,恢复了生气。
在前村的深雪里,昨夜有一枝梅花凌寒独开。
它的幽香随风飘散,一只鸟儿惊异地看着这枝素艳的早梅。
我想寄语梅花,如果明年按时开花,请先开到望春台来。

注释

⑴孤根:单独靖宇主.唐诗多功能多用途词典:辽海出版社,2001.09.:第63页的根,指梅树之根。孤:突出其独特个性。
⑵暖独回:指阳气开始萌生。
⑶递:传递。幽香:幽细的香气。窥:偷看。
⑷素艳:洁白妍丽,这里指白梅。
⑸应律:古代律制分十二律,有“六律”、“六吕”,即黄钟、大吕之类。古时人以十二律推测气候,此处应律是按季节的意思。
⑹春台:幽美的游览之地。

【作品鉴赏】

赏析一

郑谷笑言齐己的《早梅诗》中“数枝”不如“一枝”好,文人间把郑谷看作齐己的一字之师

以诗名于时,留下大量诗作,门人辑为《白莲集》10卷,又辑《白莲编外集》10卷和诗论《风骚指格》1卷。
郑谷住在袁州,齐己于是带着自己的诗作前去拜见他。诗作中有一首《早梅诗》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看了笑着说:“数枝不能表现出早意来,不如用一枝好。”齐己惊讶不已,不由得提衣整装,举手加额长跪而拜。从此,文人间把郑谷看作齐己的一字之师。
郑谷:唐朝诗人。2、齐己:唐朝和尚,善诗。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清丽的语言,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素艳的风韵,并以此寄托自己的意志。其状物清润素雅,抒情含蓄隽永。
 

《早梅》首联将梅花与“万木”相对照,第二联中“一枝开”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

首联即以对比的手法,描写梅花不畏严寒的秉性。“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是将梅花与“万木”相对照:在严寒的季节里,万木经受不住寒气的侵袭,简直要枝干摧折了,而梅树却象独凝地下暖气于根茎,回复了生意。“冻欲折”说法略带夸张。然而正是万木凋摧之甚,才更有力地反衬出梅花“孤根独暖”的性格,同时又照应了诗题“早梅”。
第二联“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用字虽然平淡无奇,却很耐咀嚼。诗人以山村野外一片皑皑深雪,作为孤梅独放的背景,描摹出十分奇特的景象。“一枝开”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据《唐才子传》记载,齐己曾以这首诗求教于郑谷,诗的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读后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齐己深为佩服,便将“数枝”改为“一枝”,并称郑谷为“一字师”。这虽属传说,但仍可说明“一枝”两字是极为精彩的一笔。此联象是描绘了一幅十分清丽的雪中梅花图:雪掩孤村,苔枝缀玉,那景象能给人以丰富的美的感受。“昨夜”二字,又透露出诗人因突然发现这奇丽景象而产生的惊喜之情;肯定地说“昨夜”开,明昨日日间犹未见到,又暗点诗人的每日关心,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力。
 

《早梅》第三联侧重写梅花的姿色和风韵,末联语义双关颇有孤芳自赏之意味

第三联“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侧重写梅花的姿色和风韵。此联对仗精致工稳。“递”字,是说梅花内蕴幽香,随风轻轻四溢;而“窥”字,是着眼梅花的素艳外貌,形象地描绘了禽鸟发现素雅芳洁的早梅时那种惊奇的情态。鸟犹如此,早梅给人们带来的诧异和惊喜就益发见于言外。以上三联的描写,由远及近,由虚而实。第一联虚拟,第二联突出“一枝”,第三联对“一枝”进行形象的刻画,写来很有层次。
末联语义双关,感慨深沉:“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此联字面意不难理解。然而咏物诗多有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这里“望春台”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含义。齐己早年曾热心于功名仕进,是颇有雄心抱负的。然而科举失利,不为他人所赏识,故时有怀才不遇之慨。“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自己处于山村野外,只有“风”、“禽”作伴,但犹自“孤根独暖”,颇有点孤芳自赏的意味。又因其内怀“幽香”、外呈“素艳”,所以,他不甘于前村深雪“寂寞开无主”的境遇,而是满怀希望:明年(他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辞意充满着自信。
这首诗,语言清润平淡,毫无秾艳之气,雕琢之痕。诗人突出了早梅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个性,创造了一种高远的境界,隐匿着自己的影子,含蕴十分丰富。通观全篇,首联“孤根独暖”是“早”;颔联“一枝独开”是“早”;颈联禽鸟惊奇窥视,亦是因为梅开之“早”;末联祷祝明春先发,仍然是“早”。首尾一贯,处处扣题,很有特色。
 

赏析二

《早梅》首联对比描写梅花耐寒的秉性,颔联则描写早梅凌寒独放之图


“寒风凛冽,似要摧折千树万木;只有梅树,根聚地气而生意独回;村前深雪遍野,一枝梅花,在昨夜凌寒绽放。幽幽清香,随风飘向四方;灼灼素白,禽鸟也来偷偷欣赏。明年它也应该顺应自然的节律,最先在望春台上开放吧……”
诗人首联对比,描写梅花耐寒的秉性:“万木”,其他树木,语带夸张;“折”,凋残枯败;“回”,音huái,回复生机与活力。在严寒的冬季,别的树木都凋摧不堪,唯有梅树努力积聚地底的暖气而回复生机。对比之下,梅树不畏严寒的特点鲜明突出。“欲”、“孤”、“独”,三个极具感情色彩的词,将万木与梅树人格化,暗寓诗人像梅一样坚贞不屈、清高孤傲的性格。
颔联叙述梅开的情形:“前村”,即村前。一棵枝干虬曲梅树,傲然挺立在银装素裹的旷野上;一枝素雅明艳的梅花,赫然绽放在寒气森森的北风中。就像一幅清丽奇特的“寒雪梅花图”,早梅凌寒独放的倔强个性、诗人不屈困境的孤傲情怀,毕现于图中矣。在积雪皑皑的大背景下,独放的这一枝梅花尤其引人注目。“一枝”,既言梅花比别的花开得早,又言比别的梅开得早。如果用“数枝”,反而“乱花渐欲迷人眼”、凸显不出“早梅”那“一枝独秀”“早”的意韵了。郑谷一字之改,确实高妙。
 

《早梅》颈联描写早梅的风韵“素艳”,尾联抒发想到京城施展才华、独占鳌头的寄望

颈联描写早梅的风韵:“递”,飘送;“窥”,偷偷看;“素艳”,洁白而美丽的花,点明“早梅”是白色的梅花。花香清幽怡人,随风徐徐而来;花色素雅明艳,禽鸟暗羡而窥。一个“递”字,将凛冽的寒风温柔化,仿佛它也对早梅充满了爱怜之意;一个“窥”字,将无知的禽鸟人格化,好像它们也对早梅满怀欣赏和羡慕。风、鸟如此,人亦更甚!早梅悠远的清香,宛在鼻息;动人心魄的姿色,犹在目前;清高素雅的风韵,了然心会;诗人内秀、高雅的情怀,不言而喻之矣。
尾联双关作结,抒发寄望:“知”,了解、遵循;“律”,万物生长的周期、自然节候的规律;“望春台”,既指观赏春景的高台,又喻指京城。天道有常、万物有序,今年的这枝早梅,到明年此时,应该还是在会春回大地之前、率先开放在高高的望春台吧。从字面上看,这是诗人对早梅的殷切期盼,希望明年还能再见到它的动人风姿,表达自己的赞美喜爱之情。但联系上面的内容就不难发现,诗人是大有深意的:“孤根独回”意默默坚持的孤傲;“深雪独开”言坚贞不屈的清高;“幽香只风递、素艳唯禽窥”寓怀才不遇、孤芳自赏的失落与不甘;所以,“先发望春台”实际是诗人渴望到京城施展才华、独占鳌头、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自信宣言。

 


 

《早梅》为读者描摹出一幅风韵十足的“寒雪早梅图”,堪称诗林“咏物台”上的一枝独秀

全诗咏物写景,语言清丽传神,为读者描摹出一幅风韵十足的“寒雪早梅图”,有“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之神;借物喻己,含蕴深藉,诗人怀才不遇、清高孤傲、坚贞不屈、执著自信的节操情怀蕴含景中,又具“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之妙 。神妙毕备,意蕴隽永,堪称诗林“咏物台”上的一枝独秀!
齐己生活在晚唐五代,又是出家的僧人,但这首诗却没有丝毫颓废萎靡的晚唐气象,也没有丝毫清绝枯寂的佛门意绪。它像一阵清新的风,撩起人们对于悠远盛唐的缈缈记忆。呜呼!诗人心中的“早梅”,竟“晚开”了上百年……

【名家点评】

《瀛奎律髓》 :寻常只将前四句作绝读。其实二十字绝妙,五六亦幽致。
《唐诗笺注》: 气格矫健,绝不似僧家寒俭光景。宜其为少陵所赏识也。
 

作者简介

齐己
齐己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