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五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常州市实验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默写一首课外积累的表达思乡情感的古诗。

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写反义词

坚定——______

肯定——______

失常——______

根据意思写词语。
( 1 )对某事兴趣浓厚,乐于谈论。________
( 2 )把枣整个吞下,比喻笼统地接受,不加分析、思考,不求甚解。________
( 3 )指对人或事物过于沉迷或陶醉而不能自拔,神志恍惚。________
( 4 )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情理,心里很坦然。________
把词语补充完整。

居高______ ______

______天______地

气壮______ ______

______身______骨

坚强______ ______


下面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选一选)

A.举例子 B.列数字 C.作比较 D.打比方

( 1 )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米远。________
( 2 )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________
( 3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________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连线

《彭公案》 ______ A.施耐庵

《三侠五义》 ______ B.吴承恩

《水浒传》 ______ C.贪梦道人

《红楼梦》 ______ D.石玉昆

《三国演义》 ______ E.曹雪芹

《西游记》 ______ F.罗贯中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

阅读课文 《黄鹤楼送别》片段,完成后面题目。

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名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 1 )在李白眼里,孟浩然是一个怎样的人?

( 2 )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内容,并说说你读出了李白和孟浩然之间怎样的感情?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阅读天地。

让王爷下轿

一次,王爷出门,坐的是八抬大轿,跟的是前后随从、卫士,开道锣,助威鼓,人喊马叫,真是威风凛凛,神气十足,没想到半路遇上了巴拉根仓。
“谁这样大胆,看着王爷还不闪在路旁跪下!”王爷气得吹胡子瞪眼,粗声粗气地喊。“报告王爷!”随从把巴拉根仓抓到轿前说,“这就是那天不怕地不怕的巴拉根仓。”

“是,我叫巴拉根仓。”巴拉根仓不慌不忙说,“小民没认出是王爷大驾。”“哈哈……,你就是巴拉根仓?”王爷说,“听说你最能用谎话骗人,是吗?” “不敢,小人是最爱说实话的人。”巴拉根仓说。“都说你最有本事,今天你能把我从轿子里骗下来吗?”王爷自以为难住了巴拉根仓,得意地大笑起来。“不敢,不敢,我怎么能把王爷赶下轿呢!如果王爷下了轿,我倒有办法马上请你上轿。”“真的吗?”“凭小人这点智慧来说,这点小事并不难办到。”

王爷心里想:我偏不上轿看你怎么办。便答应说:“好,好。”说着从轿里跳下来。
巴拉根仓等王爷两脚一落地,笑着说:“聪明的王爷,这不是把你骗下轿了吗!”

王爷被巴拉根仓耍得张口结舌,直瞪着那双臃肿的眼睛,一句话没说就又钻进轿子。

“看!聪明的王爷,我不仅让你下了轿,还让你一句话没说又上了轿!”

随从们见王爷气得嘴歪眼斜,都偷偷笑起来。

“真是个骗子!快抬轿走!”王爷大怒说。

轿子刚抬起来,巴拉根仓喊道:“站住!”

王爷以为巴拉根仓又出什么鬼点子,忙叫轿子停下。巴拉根仓哈哈大笑说:“谢谢王爷按着巴拉根仓的话又把轿停了下来!”巴拉根仓说着催马赶路去了。

( 1 )本文讲述了巴拉根仓骗王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表现了他________。
( 2 )本文主要通过什么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 3 )这则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神奇作文屋。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钟爱的东西,像琦君笔下的桂花,冯骥才眼中可爱的珍珠鸟。你的心爱之物又是什么呢?它是什么样子的?

选择一种物品介绍给大家,如蔬菜、水果、玩具、文具或电器等等,想一想,可以从哪些方面,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

要求:题目自拟,围绕心爱之物,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入字里行间。字迹工整,语句通顺,能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不少于45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随风飘”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