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五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上海中学国际部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古诗文、日积月累默写。
( 1 )________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3 )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_____,夜半钟声到客船。
( 4 )山一程,________,________,夜深千帐灯。风一更,________,聒碎________,________。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大举尽犯______ 横七树八______ 醉落山涧______

粉身粹骨______ 居高岭下______ 纷纷棍落______

写出表示时间意思的词语。  

例:瞬间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形近字组词

徽______纲______谋______贩______

微______刚______媒______饭______


看拼音,写词语。





bǔ rǔ

xián qì

jiā céng

lián ǒu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dào qiè

zhān tiē

zào yīn

fèi shuǐ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将下列节日与对应的时间和习俗连一连。

除夕 农历五月初五 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 农历正月十五 登高插茱萸

重阳节 农历腊月三十 赏月吃月饼

元宵节 农历九月初九 除旧迎新吃饺子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看花灯吃汤圆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课外阅读
阅读《乡愁》,回答问题。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 1 )这首诗把乡愁比做什么?


( 2 )这首诗中表示时光变迁的词语分别是?

( 3 )诗中的“海峡”指的是________。


( 4 )对这首诗的情感表达最为准确的句子是()。


A: 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思念母亲、思念家乡之情。
B: 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乡愁,表达思念祖国、渴望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心情。
C: 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伴随他一生的难以排遣的乡愁。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课外阅读。

父亲的期望

父亲是个修车的,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被风风雨雨刻上了深深的皱纹。

我很小的时候,父亲便忙碌在修车铺里。一天到晚,靠着他那仅有的手艺,维持着一家六口的生计。但修车毕竟是个累人的工作,每天总有千不完的活。晚上,父亲总是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而不太懂事的我一见到他,便兴冲冲地到他怀里撒娇。

记得上中学的前几天,父亲带我上街。当路过一家卖鞋的商店时,父亲看看我脚上的鞋,说:“这双鞋太旧了,到镇上去上学哪能没有新鞋!爹给你买双新的。”我说:“爹,我脚上的还能穿。”但父亲执意要买。父亲把新鞋给了我。_____是最便宜的,_____我还是感动得泪水在眼中打转。我把它搂在怀里,像搂着宝贝似的。

开学那天,父亲放下手中一大堆要的活送我去上学。一路上,我沉默不语,父亲则好像很轻松。我们翻过一座山,来到了学校的门ロ。临走前,他用他那双粗糙的手,抚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儿呀,到了学校可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念书。你是爹的希望啊!”父亲走了……

望着他远去的身影,我的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生活的艰

辛消磨了父亲的年轻和英俊,但永远消磨不了他对儿子的牵挂与期望!

我呆呆地站着,脑海中又浮现出了父亲那张苍老而疲惫的脸。此时此刻,我觉得背在肩膀上的,_____是书包,_____有父亲那声咛和那份希望。

( 1 )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入文中括号里。

既然……就…… 不仅……还…… 虽然……但……

( 2 )阅读写人的文章,要细细品读人物的外貌描写。找出文中描写父亲脸和手的词语或短语。从这些词语或短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 3 )作者写了有关父亲的哪几件事?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乌鸦唱歌(节选)》这个故事一定吸引了你吧?请你对《乌鸦唱歌(节选)》进行缩写·字数在150左右。注意缩写完读一读,看看故事是否完整,语言是否通顺。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对你,我不屑一顾”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