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五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上海市徐汇区汇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
|
|
|
|
|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划去加点字错误的读音。 垂蔓(màn wàn)______ 熟悉(xī xì)______ 眼睑(liǎn jiǎn)______ 眸子(móu mú)______ |
看拼音写词语 zǔ dǎng | jí cù | yán rè | tiáo jié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
给下面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 1 )________别处都有搭石,惟独这一处没有,人们________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 2 )上了点年岁的人,________怎样急着赶路,________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________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 ( 3 )________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________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 ( 4 )________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________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 ( 5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________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感情。 ( 6 ) 蔺相如说:“________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市来换,我________把碧玉交给他。” |
选词填空。 陈列 排列 陈设
①纪念馆里______着许多讲述抗日战争中英雄事迹的图片。 ②会议室里______着整齐的桌椅。 打算 企图 愿望
③我______明天去外婆家。 ④敌人______夺下附近的高地。
|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照样子,连一连。 |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1 )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 2 )这种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 3 )诗歌中以动衬静、声色相间的句子是:________。
对其中的“动”“静”和“声”“色”略作分析:________。
( 4 )你是如何理解“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的艺术特色的?
( 5 )尾联中“王孙”指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6 )对诗歌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两句表达了诗人隐居的闲适和对山水田园的喜爱之情。
B: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写人,传达出诗人喜爱这里的自然生活中人的美。
C: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之所以有名,只是因为用了“照”“流”两个动词。
D: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诗人留恋此处景美、人美、留恋隐居生活的心声。
E: 这首诗以“空山”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的意境。是一幅色彩冲淡的山水画,具有鲜明的画面感。
F: “竹喧归浣女”写浣纱女子归来路过竹林传出欢声笑语。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课外阅读
西红柿电池
①准备一个西红柿,一个小灯泡,一把铜钥匙和一把铁叉子。将西红柿捏软。
②
③
把铜钥匙和铁叉子分别接到小灯泡的侧边和底部,小灯泡竟然亮了。
为什么?
西红柿这类瓜果蔬菜的汁液可以说就是一种电解液,铜钥匙和铁叉子则是两种金属。把钥匙和叉子插进西红柿,就组成了电池,再连上小灯泡,构成了一个简单的电路,小灯泡就亮了起来。
将西红柿捏软是为了增强电解液的活性,从而形成持续的电流。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西红柿串联起来,电流会更强,小灯泡会更亮。
( 1 )根据上述图文信息,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在这个实验中,一个西红柿就相当于一节电池。
②为了增强电解液的活性,需要将西红柿捏软。
③只要把铜钥匙和铁叉子接到小灯泡,小灯泡就会亮。
( 2 )实验中,第2步骤被弄湿了,字迹模糊不清。请你联系实验过程,为其选择最准确的表述( )
A: 将铜钥匙和铁叉子用力地插进西红柿,等待一段时间。
B: 将铜钥匙和铁叉子平行地插进西红柿,等待一段时间。
C: 将铜钥匙和铁叉子紧贴着插进西红柿,等待一段时间。
( 3 )根据上述图文信息,下面哪组材料也可以完成这个实验?( )
A: 橙子 木筷子 铁叉子 小灯泡
B: 面包 铁勺 铜钥匙 小灯泡
C: 苹果 铁钉 铜线 小灯泡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习作。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父母的疼爱、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友爱,这些爱都叫我们难忘,伴随着我们成长,请你以“爱”为主题写一篇作文,可以记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也可以向大家讲述发生在别人身上感人的故事。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答案-----------------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答案
1、 | 登鹳雀楼 王之涣 (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答案
1、 | 【第1空】wàn 【第2空】xì 【第3空】liǎn 【第4空】mú
 |
2、 | 【第1空】阻挡 【第2空】急促 【第3空】炎热 【第4空】调节
 |
3、 | ( 1 )【第1空】如果 【第2空】就 ( 2 )【第1空】无论 【第2空】只要 【第3空】都 ( 3 )【第1空】如果 【第2空】就 ( 4 )【第1空】假如 【第2空】就 ( 5 )【第1空】也 ( 6 )【第1空】如果 【第2空】就
 |
4、 | 【第1空】陈列 【第2空】排列 【第3空】打算 【第4空】企图
 |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答案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答案
( 1 )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
( 2 )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为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 3 )【第1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第2空】作者用清新自然的笔调勾画出一幅有声(泉声)、有色(青松)、有动(泉流)、有静(月照)的幽静雅致的山间月夜图
( 4 )前句写女子,先闻其声、后见其人;诗人先写“竹喧”“莲动”,是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诗情画意。
( 5 )贵族子弟的通称,这里借指诗人自己。诗人曾为王孙、来自官场,而今隐居山间;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也是他高洁品质的写照。
( 6 )C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答案
( 1 )正确;正确;错误
( 2 )B
( 3 )C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答案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落幕の蕜傷”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