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扬州市梅岭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读诗文《望洞庭》填写

湖光秋月两相和,______。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根据课文《 在天晴了的时候 》填空。
( 1 )诗人运用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勾勒出一幅________画面,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情怀。
( 2 )这一课的体裁是________,作者是现代中国诗坛上负有盛名的“________” ________,诗歌抒发了作者________。
比一比,组词语。

汤______
争______ 轮______ 邦______

烫______ 睁______ 抡______ 绑______

扬______ 挣______
伦______ 帮______

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即使……也……
如果……就……

不但……而且……
只有……才……

①蔡桓公______不听扁鹊的劝告,______还在背后说扁鹊的坏话。

②______纪昌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______飞卫还觉得他的眼力不行。

③扁鹊告诉蔡桓公,______蔡桓公的病不治,______会愈来愈重。

④______纪昌勤学苦练,______他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⑤病已入蔡桓公骨髓,______扁鹊不逃往秦国,______治不了他的病。

日积月累。
( 1 )诗是________,诗给人类以________。
( 2 )诗和音乐一样,________。
( 3 )诗是强烈感情的________,它源于________的情感。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连一连诗句与作者,并将作者的朝代写在后面的括号内。

月黑雁飞高 飞雪迎春到 罗隐

众鸟高飞尽 单于夜遁逃 王昌龄

风雨送春归 孤云独去闲 卢纶

黄师塔前江水东 平明送客楚山孤 李白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杜甫

寒雨连江夜入吴 春光懒困倚微风 毛泽东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美文欣赏

大自然的语言

别以为只有人才说话,

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语言到处都有,

睁开眼就能看见。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

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白云飘得高高,

明天准是个睛天。

你看那地上的蚂蚁,

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蚂蚁忙着搬家

出门要带雨伞

蝌蚪在水中游泳,

不就像黑色的“逗点”?

大自然在水面上写着:

春天来到人间。

大雁在编队南飞,

不就像“省略号”一串?

大自然在蓝天上写着:

秋天就在眼前。

大树如果被砍倒,

你会把年轮发现——

一年只长一圈

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你如果钓到大鱼,

鱼鳞上也有圆圈——

一圈就是一岁,

这又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把“三叶虫”化石

嵌在喜马拉雅山巅。

这是在告诉人们:

那儿曾是汪洋一片。

大自然把一块“漂砾”

撒在江南的庐山。

那又是在提醒大家,

这儿有过寒冷的冰川

大自然的语言啊,

真是妙不可言。

不爱学习的人从来看不懂,

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 1 )短文题目运用了__△__和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贴切风趣,富有吸引力。( )
A: 拟人 夸张
B: 拟人 比喻
C: 比喻 夸张
D: 比喻 借代
( 2 )短文中把蝌蚪比作________,把大雁比作________。
( 3 )作者发现大自然的语言共有________种,都有哪些呢?请用波浪线画出来。
( 4 )短文中的事物分别告诉我们哪些方面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气象、季节、年龄、地质
B: 季节、气象、地质、年龄
C: 年龄、地质、气象、季节
D: 地质、年龄、季节、气象
( 5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让你想起了哪句谚语?
( 6 )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大自然的哪些语言?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

课外阅读。

有个人去山里打猎,整整一天,一无所获。傍晚时分,他发现了一对正在相互嬉戏的山鸡。那是两个稚嫩的山鸡,对保护自身安全还一无所知,对他响亮的脚步声竟充耳不闻,继续在山岩上嬉闹。他大喜过望,取下肩上的猎枪,瞄准其中的一只。就在他扣下扳机的一刹那,一只雌山鸡像一道闪电从草丛里腾起,落在两只小家伙的身前。“嘣”!枪响了,雌山鸡应声栽倒在岩石下,只发出半声凄叫。

两只山鸡被突如其来的枪声吓呆了,它们挤在一起,傻傻地看着满身鲜血一动不动的母亲。他也怔住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像巨锤砸在他的心头,猎枪从颤抖的指掌中滑落在地……

( 1 ) 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充耳不闻:________,惊心动魄:________.

( 2 )写出这篇短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

( 3 )那个打山鸡的人为什么感到“像巨锤砸在他的心头”?写出你的理解。

________.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我们身边的人各有各的优点、长处。比如有的人爱动脑筋,有的人乐于助人,有的人性格开朗,有的人勇敢坚强,还有的人在音乐、美术、小发明等方面有特长……请你拿起手中的笔,以“夸夸 ”为题,写一篇习作,表达对他人的赞美之情。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佳人有约”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