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有个人去山里打猎,整整一天,一无所获。傍晚时分,他发现了一对正在相互嬉戏的山鸡。那是两个稚嫩的山鸡,对保护自身安全还一无所知,对他响亮的脚步声竟充耳不闻,继续在山岩上嬉闹。他大喜过望,取下肩上的猎枪,瞄准其中的一只。就在他扣下扳机的一刹那,一只雌山鸡像一道闪电从草丛里腾起,落在两只小家伙的身前。“嘣”!枪响了,雌山鸡应声栽倒在岩石下,只发出半声凄叫。

两只山鸡被突如其来的枪声吓呆了,它们挤在一起,傻傻地看着满身鲜血一动不动的母亲。他也怔住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像巨锤砸在他的心头,猎枪从颤抖的指掌中滑落在地……

( 1 ) 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充耳不闻:________,惊心动魄:________.

( 2 )写出这篇短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

( 3 )那个打山鸡的人为什么感到“像巨锤砸在他的心头”?写出你的理解。

________.

考点:

记叙文 渔夫的故事

答案:

( 1 )【第1空】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第2空】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 2 )【第1空】小山鸡的母亲被猎人打死了,猎人也怔住了
( 3 )【第1空】猎人心里十分震撼,被小动物的母爱所感动了。

扩展学习

1、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溪的欢歌

清晨,小街上人来人往,像欢畅流淌的小溪。(忽然 忽闪),两辆自行车撞在了一起,相撞的两个小伙子争吵起来,互不相让,像两块大石头横在小街中央。小溪流动缓慢了,渐渐停止了。

有的人担心上班迟到,气得厉声高叫;有的人要去车站接人,急得连连跺脚;有的人抱怨小街太窄,不住地摇头叹气;有的人干脆掉转车头,绕道而行。

人越聚越多,小街被堵塞了。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头发斑白的老人,他分开众人来到两个争吵不休的小伙子面前,和蔼可亲地说__大清早__为这一点小事争吵__影响这么多人上班多不好__快走吧__老人排解开纠缠在一起的两个小伙子,接着站在小街中央高声喊道:“请大家自觉遵守秩序!东去的,右边走!前面的,别停住!”

人群开始(匆匆 慢慢)移动,渐渐加快,不一会儿,小街又畅通无阻了,街上又响起了小溪的欢歌。

( 1 )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

(忽然 忽闪)________ (匆匆 慢慢)________移动

( 2 )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

①运行顺利,没有阻碍。________

②态度温和,容易接近。________

( 3 )在横线上加上合适的标点。

和蔼可亲地说________大清早________为这一点小事争吵________影响这么多人上班多不好________快走吧________

( 4 )找出短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排比句。

2、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鲁迅小时候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他的记忆力很好。人家念二三十遍才记得熟的东西,他念两三遍就能背了。他这样能背,老师就让他比别人多背一些,甚至曾经让他一本书一本书地背。他还是背出来了。当然,鲁迅读书不光凭自己的聪明伶俐,还依靠自己的勤奋。

鲁迅小时候也很喜欢玩耍。他怎样玩呢?第一,他喜欢种花。为了种花还专门买了一本怎样种花的书——《花镜》来看。他还专门在各种花旁边插上竹签,写明花的名称,弄得津津有味。第二,他喜欢描画。那时候没有美术课,他自己买了一些宣纸,映在绣像小说上,把书上的人物、房屋等描下来,再订成一本一本的小册子。这对他以后在南京路矿学堂学画图很有帮助。

鲁迅小时候的学习和玩耍,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读书学习就该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不动脑筋;休息玩耍,不要呆头呆脑,而要玩得有趣有益。

( 1 )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三心二意——________ 津津有味——________ 聪明伶俐——________

( 2 )填空。

A第一自然段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________。第二层意思是________。

B鲁迅小时候喜欢________和________。

( 3 )找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
( 4 )鲁迅给了我们一个怎样的启示?请用“~~”在文段中画出来。

3、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节选)

①麦子熟的时候,豆荚也长大了。麦子是黄黄的,豆荚是青青的。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娴静地微笑。于是,空旷的田野里洋溢着熟了的麦子和熟了的豆荚那无与伦比的清香。

②那时候,麦子和豆荚诱惑着我们,我们变得忙碌起来。湿湿的、长长的田埂上,通常会出现我们握着镰刀、挎着竹篮的身影,那些细细的、小小的身影像一只只青草蜢,不停地蹦跳着、蹦跳着。

③五月的风暖暖的,赤足走在油光光的泥土里,软软的,冷不丁泥土会从我们的脚趾缝里冒出来。真是舒服。折一根韧韧的柳条,削一节直直的竹管,柳条做鞭子,竹管做笛子。竹笛吹一声,鞭子挥一挥。啪——鸭子蹒跚地迈着步子前进了;羊儿撒着欢儿向前走了……

④随后,我们跟在鸭子、羊儿后面也开步走。不知是谁,想个好办法,把竹篮子挂在小山羊角上,山羊走呀走的,竹篮子也晃呀晃的。我们看了真喜欢。我们把鸭子赶到刚翻掘过的地里去,那里的蚯蚓、螺蛳、赤膊田鸡最多;把羊儿牵到河边去,那里的青草地真大,草儿真嫩……”

⑤我们也不闲着,家里的兔子等着我们鲜嫩的青草呢!我们小心翼翼地从麦田的沟沿上、豆地里扯到一小捧一小捧青草,放进竹篮里。想到日后剪兔毛的情景,我们禁不住地要咧开嘴巴笑。

⑥忙完了,肚子也开始咕咕地叫了。别愁,我们有我们的办法。——皮皮摘来了嫩豆荚,小梅从自己家的院子里掰了几只竹笋,啊,还不老;青青的家离这最近,他拿来了铁锅和米,来,我们做野米吃!我和春芳帮不了忙,就去垄沟里捉泥鳅,捉上泥鳅,洗净了,丢进饭锅里,野米没有烧好,我们已被锅里溢出的香味熏得口水欲滴……

⑦吃饱了,我们也乏了,于是便往地上一躺,闭上眼睛,伸开四肢,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当我们一觉醒来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麦子一片豆荚,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

( 1 )与第②段“麦子和豆荚诱惑着我们”中的“诱惑”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 诱骗
B: 迷惑
C: 吸引
D: 疑惑
( 2 )下列对第②段中画“_____”的部分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孩子营养不良,身体瘦小如青草蜢
B: 孩子调皮好动,如青草蜢不停地蹦跳
C: 孩子身着绿衣,在田埂上如青草蜢
D: 孩子快乐忙碌,如青草蜢活泼自由
( 3 )第③段中“我们”折柳条的目的是( )。
A: 赶鸭羊
B: 编草帽
C: 捆青草
D: 烧午饭
( 4 )第⑦段写道:“吃饱了……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

下列诗句中与句中儿童的行为相似的一项是( )。

A: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B: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C: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D: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 5 )作者在结尾写道:“当我们一觉醒来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麦子一片豆荚,高的

是麦子,矮的是豆荚……”这个句子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 )。

A: 丰富内容,增加了文章的篇幅
B: 赞美麦子、豆荚长势好,暗示丰收在即的喜悦
C: 呼应开头,突出乡村生活美好
D: 暗示“我们”睡在田埂上,说明乡村生活艰苦
( 6 )麦子熟了和豆荚长大时,“我们”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请简单概括。
( 7 )第①段写道:“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娴静地微笑。”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联系短文,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