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广州市越秀区旧部前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
|
|
|
|
|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1 )默写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2 )淳朴乡村,是一幅和谐的画卷。 范成大笔下,这幅画有花有果,有形有色——________,________”[《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辛弃疾笔下,这幅画有声有色——“茅檐低小,________。________,白发谁家翁媪”(《清平乐·村居》)。 ( 3 )哪种花能当国花?有人推荐梅花,并引用毛泽东的词句“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________,________”来说明傲雪开放的梅花是中华民族坚强乐观品格的象征。 |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照样子,写词语。 ①吧嗒吧嗒 ______ ______ ______ ②飘飘悠悠 ______ ______ ______ |
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反义词。 ①如今频频发射的导弹把星星的家园搅得很不安宁。______ ②有一张课桌,平稳的课桌,不被导弹的气浪掀翻!______ ③我们再也不要憎恨和饥饿。______ ④我们的大地给予我们足够的食品——我们将共享。______ |
|
看拼音写词语。 gū dú tán miàn qīng luó fēng jǐng jiù céng ān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默写古诗《望洞庭》,再填空。
望洞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把古诗默写完整。诗中采用________的写作手法,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
( 2 )这首诗中的“两”字是指________,________,“和”的意思是:________。
( 3 )诗中描写的是________的景色。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阅读理解
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 1 )联系上下文,“肝胆俱裂”的意思是________
( 2 )为什么称外层蚂蚁为“蚁国英雄”?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习作。
本单元我们读了很多科普作品,了解了一些科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奇怪的科学现象,例如,水池里的水为什么会旋转排出?哪个姿势睡觉好?去太空的种子会是什么样的?……请你把了解到的科学知识介绍给大家。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答案-----------------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答案
1、 | ( 1 )【第1空】篱落疏疏一径深 【第2空】树头新绿未成阴 【第3空】儿童急走追黄蝶 【第4空】飞入菜花无处寻 ( 2 )【第1空】梅子金黄杏子肥 【第2空】麦花雪白菜花稀 【第3空】溪上青青草 【第4空】醉里吴音相媚好 ( 3 )【第1空】已是悬崖百丈冰 【第2空】犹有花枝俏
 |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答案
1、 | 【第1空】火红火红 【第2空】碧绿碧绿 【第3空】紫红紫红 【第4空】干干净净 【第5空】高高兴兴 【第6空】明明白白
 |
2、 | 【第1空】动荡 【第2空】颠簸 【第3空】喜爱 【第4空】索取
 |
3、 | 【第1空】蔬
 |
4、 | 【第1空】孤独 【第2空】潭面 【第3空】青螺 【第4空】风景旧曾谙
 |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答案
1、 |
 |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答案
( 1 )【第1空】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比喻
【第2空】潭面
【第3空】未磨的镜
【第4空】洞庭湖
【第5空】白银盘
【第6空】洞庭的君山
【第7空】青螺
( 2 )【第1空】湖光
【第2空】秋月
【第3空】和谐、融和
( 3 )【第1空】秋夜洞庭湖的美丽景色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答案
( 1 )【第1空】肝和胆都裂开了
( 2 )
因为这些外层的蚂蚁们为了保证蚁团里其他蚂蚁的安全,坚守自己的岗位,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表现出了一种英勇献身、至死不渝的伟大精神。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答案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ベ收起任性丶只怕错过你”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