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无锡市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默写《望洞庭》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给划线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色:A颜色     B脸上表现的神情     C种类     D情景
①叶欣声俱厉地将同志们关在门外。______
②这大红的气球真好看。______
③商店里的商品各各样,多得数不清。______
④这里的景多迷人。______
卒:A兵     B差役     C死
⑤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叶欣处处身先士。______
⑥他心甘情愿的担当敌人的走。______
⑦他的一生很不幸,生于乱世,于太平。______

查字典填空。
( 1 )“碎”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 2 )“象”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春天一到,冰不就化开了吗?______②你怎么能这样做。______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料理——______ 启发——______

担心——______ 焦躁——______

精心——______ 绵延——______

思绪——______ 立即——______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词语搭配。

A B

维持 家电 热烈 反对

维护 秩序 强烈 鼓掌

维修 和平 壮烈 牺牲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母亲的爱

汪国真

我们也爱母亲

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

我们的爱是溪流 母亲的爱是海洋

芨芨[jī jī]草上的露珠 又圆又亮 那是太阳给予的光芒

四月的日子 半是烂漫半是辉煌

那是春风吹过的地方
我们的欢乐是母亲脸上的微笑

我们的痛苦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

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

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街场

在诗歌前两节中,诗人通过______春风这些景物,来表现母爱______的特点。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宋庆龄机智脱险

1922年6月,陈炯明在广州叛变,要逮捕孙中山。一天晚上,他派出部队包围了总统府。

孙中山知道这个消息后_____要宋庆龄跟他一起撤离_____宋庆龄坚持自己留下_____使敌军误以为孙中山还在_____这样就能掩护孙中山秘密撤离_____孙中山仍坚持要宋庆龄一起走_____宋庆龄坚定地说_____中国可以没有我_____不可以没有先生_____为了中国_____你先走_____

孙中山只得忍痛和宋庆龄道别,化装成去急诊的医生,避过叛军,平安地登上了永丰兵舰。按照和宋庆龄事先约好的信号,鸣炮三声,表示平安到达。炮声传到了越秀楼,宋庆龄放心地对身边的人说:“先生平安了。”

凌晨两点半,叛军果然开始向越秀楼进攻,枪炮声不断。宋庆龄带着五十余名卫士奋勇抗击四千余名叛军。一直坚持到早上八点钟,宋庆龄才决定化装成士兵冲出包围圈。刚出大门,遇到叛军阻拦,宋庆龄急中生智,把钱物撒在地上,叛军立刻哄抢起来,宋庆龄和卫士乘机逃了出来。他们刚走不多远,忽然发现前面过来几个敌兵,宋庆龄和卫士们立刻躺在街上的死尸中间,骗过了敌兵。

最后,宋庆龄和卫士们也终于安全到达了永丰舰,和孙中山会合了。在场的人无不佩服宋庆龄的机智勇敢。

( 1 )给第二段加上标点。

孙中山知道这个消息后________要宋庆龄跟他一起撤离________宋庆龄坚持自己留下________使敌军误以为孙中山还在________这样就能掩护孙中山秘密撤离________孙中山仍坚持要宋庆龄一起走________宋庆龄坚定地说________中国可以没有我________不可以没有先生________为了中国________你先走________

( 2 )解释词语。

急中生智:________。

( 3 )当孙中山坚持让宋庆龄和他一起撤离时,宋庆龄坚定地说:“________。”从她的话语中我感受到对孙中山的________和对祖国的________。
( 4 )宋庆龄带领卫士撤离时两次化险为夷: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事后,在场的人无不佩服宋庆龄的机智勇敢。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就会有些新的发现。请以“我的发现”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写清楚发现的过程,交代明白你发现了什么。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北去候鸟”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